住,住宿费多收点儿。
食堂的饭菜也分等级,没钱的就吃最基础的饭菜。学校肯定是要盖在郊区的,等学生多了,还能带动附近的经济发展。别的其实也没什么,学生入学后先学两年的理论知识,然后再上一年的实践课。唯一头疼的就是,没有教材。现代的教材也不适合大明。朱吾适很早之前就跟老六说过,让他把有经验的工匠们凑到一起的时候,平时让他们把自已的心得体会都写下来。例如打铁,每一步该做什么啊,如何把控温度啊什么的。这些经验之谈绝对可以当教科书用了。但是经验丰富的工匠,不代表就是个好老师。甚至很多工匠打字儿都不识一个,让他们写教材,属实是有些为难了。后来这件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会写的,想写的那就写一下,不会写的就算了。眼看职业技术学院都要建了,教材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朱吾适想到了一个笨办法。以前的技术工作都是口口相传的。那朱吾适是不是可以找些会写字会画画的,跟着工匠们上班。工匠一边工作,一边把每个步骤都详细介绍一遍。还是拿打铁匠来说。今天铁匠要打造一把长刀。从选材开始,就让这个铁匠一边讲解一边工作。旁边就有人把他的话整理出来,写到纸上。例如选材,打造长刀要选什么材料啊,为什么选这个材料啊。清清楚楚地写到纸上。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如果选择了铁匠这个专业。前期就可以学习这些记录下来的基础内容。等到记得滚瓜烂熟了,再去给铁匠打下手,实践一下。这样等到毕业了,不说马上就成为一名优秀的铁匠吧,起码当个副手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理论都知道了,缺的就是实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