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高玉良转过身来,目光如炬地看着祁同卫,继续说道:“你若真想进步,就该把心思放在如何更好地治理地方、服务百姓上。只有这样,你的才华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你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至于那些虚名浮利,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祁同卫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嘴里不停地念叨:“咱们得为老百姓干点实事儿啊,可这手里没权,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软绵绵的一点力道都没有。我劝老师上表拥立海王称帝,心里头想的全是怎么能多争取些权力,好让咱们能真真正正地为百姓谋福利,改善他们的生活。”
高玉良听了,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责备:“祁同卫啊祁同卫,你能不能动点脑子?多动动你那脑子,好好想想!现在这岭南一带,哪个原大明的官员没被那公审大会吓得魂飞魄散的?但凡还活着没被砍头的,都在使劲浑身解数想说服海王登基称帝,他们哪个不是精明透顶?咱们这时候去凑热闹,上表求什么?难道就凭几句空洞的颂扬和虚无的承诺,就能让海王多看咱们一眼?”
祁同卫听罢,苦笑一声,脸上的愁容更深了:“老师,我何尝不知这其中的艰难与不易?可这也是逼上梁山,万般无奈之下的选择啊。你想想,如果我们迟疑了,或者干脆不做,万一哪天海王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觉得咱们心怀二意,那岂不是自找麻烦,甚至可能引火烧身?到时候,别说为百姓做事了,咱们自己的小命都难保啊。”
高玉良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不迫,他轻轻拍了拍身旁的椅子,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同卫,别急,先坐下。”祁同卫虽然心急如焚,但在老师面前还是勉强按捺住性子,缓缓坐回了椅子。
高玉良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轻轻放在祁同卫面前,那是一本封面略显陈旧,却透着不凡气质的书籍——《三体》。祁同卫接过书,初时还以为是老师闲暇时阅读的杂书,不禁有些诧异,甚至略带几分不满地嘀咕:“老师,这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有心思看这些?”
高玉良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他轻轻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同卫啊,你何时能学会动点脑子?至少,先翻开这本书,看看它的作者是谁。”
祁同卫闻言一愣,随即带着几分好奇翻开书页,只见扉页上赫然写着“海王著”三个大字。他猛地抬头,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这……这是海王写的书?”
高玉良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没错,正是海王所作。而且,这本书的第一页,就足够你深思了。”
祁同卫连忙低头,仔细阅读起第一页的内容来。只见上面写道:“三体者,国体、社会体、个体也。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基石……”随着文字的深入,祁同卫逐渐被吸引,他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对海王的思想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他抬头望向高玉良,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敬佩:“老师,这……这书真是太妙了!海王竟然能从如此独特的角度阐述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高玉良轻轻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几分深意,他缓缓问道:“同卫,现在你还觉得海王仅仅是一个循规蹈矩、随波逐流的造反头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