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也是感慨颇多:“同卫啊,你可知海王在《三体》的国体一章中,详细剖析了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以及‘敏主工和制’。他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之深刻,对朱明家天下的讽刺之犀利,都表明了他对那种制度的不满与批判。而他对敏主工和制的赞赏,更是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真正的追求——废除帝制,追求更为公正、合理的国家治理模式。”
祁同卫闻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说道:“没……没有皇帝?这……这也太疯狂了!从古至今,哪朝哪代不是以皇帝为尊?海王他……他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
这等不利于团结的话,他是怎么敢说出口的啊!
高玉良转过身来,目光如炬地盯着祁同卫,一字一顿地说道:“同卫,你错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不可阻挡。皇帝制度,那是海王口中所说封建社会的产物,海王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正是因为他有着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他看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看到了工和制度的希望。他想要的,是一个更加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一个能够真正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
祁同卫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未想过这些问题,更未敢想象一个没有皇帝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他低头沉思,良久才缓缓说道:“老师,我……我好像有些明白了。但是,这样的想法太过大胆,太过前卫,真的能实现吗?”
高玉良叹了口气,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他缓缓说道:“同卫啊,我确实不知道海王的理想能不能实现,但他绝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从他对君主专制的无情批判,到土改的坚决推行,再到那震撼人心的公审大会,以及他那些看似不利于团结的言论,无一不在昭示着他并非寻常的造反者,他的目标或许远不止于以往的人想造反称帝那么简单。”
祁同卫闻言,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地问道:“那……那他到底想干什么?”
高玉良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仿佛是在凝视着历史的深渊,一字一顿地说道:“海王,他或许是想成圣!”
“成圣?!”祁同卫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个分贝,他满脸震惊,仿佛听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立功、立言、立德,此三者乃成圣之基,古往今来,能得其一者已是凤毛麟角,更遑论三者皆备。
而海王,竟然想要成就这无上的圣人之位!
要知道孔孟生前可不是为了成圣才去宣传做事的,而是他们的学说被后人尊崇之后才被尊为圣人的,圣人生前是不知道自己是圣人的。
“没错,海王有着超越常人的野心和抱负,他想成为的圣人,还不是所谓的儒教圣人。”高玉良继续说道,“他发表的那些不利于团结的书,表面上看似是在挑战权威,实则是在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他想要创立一门新的学说,一门能够引领时代潮流,改变国家命运的学说。他不仅要成为新学说的创始人,更要力压孔教,成为新的学说祖师圣人。”
祁同卫听得目瞪口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废儒教治国,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儒教自汉武帝以来,便是国家的正统思想,历经千年而不衰,其影响力早已深入人心。海王竟然想要以一己之力,推翻这千年的基业,其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