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成朱高隧,我选择摆烂 > 第183章

第183章

很多官员没贪墨足够多的银子,不就直接将大明的盐税给提高了嘛。

更别说,百姓确实也得到实惠、大明雪花盐如今的价格才十几文一斤。

赵王如此会搞钱,这也就在陛下心中重视程度一直在提升。

朱棣一挥手,今天的朝会也就到此为止了。

朱老三看着朱棣一会看银子,一会看账簿,不太确定问道:“爹,你是不是忘记一件重要的事情?”

“干嘛?”

赵王搓搓手指。

朱棣无语:“四成,这都是朕的钱啊,若朕不将邸报给你,你哪里会赚这多钱?”

尼玛,简直无耻,流氓。

赵王无奈道:“老头你总不能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吧?”

朱棣一脸肉疼,“拿去吧。”

朱高燧沉吟片刻,“爹,想不想赚大钱?收入更高?”

“嗯?”

“嘿嘿、我的意思咱们直接成立一个商行,获利五五分成如何,损失也是这般如何?”

朱棣一脸认真道:“你小子不会是想着朕这些钱嘛?”

“嘿嘿,做生意怎么能太小气呢,光是想着分成现银,不投入,坐吃山空,迟早会花完的,信我,做大做强,给我几个月时间,我让这九万多两现银,翻个身子……”

朱棣无疑是被这一番话说得有些心动。

“嗯,不过你小子稳妥点吧,哼哼,朕会抽空过去看看每日经营状况的。”

“放心,我都想好了,就是一些常用品经营售卖,吃穿住行等等……”

朱老三出去宫门,就看到夏元吉静静站在别处,胡俨、金幼孜、张信站在一边。

张信扫视一圈,低声道:“赵王殿下,开设学院,让落榜学子当匠人,这里面的水很深,随便糊弄一下,拖一拖,可千万别搞起来,文臣几乎都是学习四书五经,会被他们喷死的,眼下他们都在看热闹,并不会放在心上,一旦你真的弄起来,就不会这么轻松了……”

他的眼神不断来回偷瞄,示意朱老三看胡俨那边。

果然。

胡俨无奈道:“赵王殿下,老夫为之前国子监事件道歉,可让儒生转投低贱的匠人,这件事真的不能认真。

永乐朝有多少儒生家族,还有在朝堂占据关键位置的酸儒,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些人就是被灌死思想,凡是冒犯读书人的行为,对这些老人来说,简直就是比刨了他家的祖坟还要严重的事情。

收手吧,冷静一段时间,说归说闹归闹,你可别当真。”

金幼孜也认真劝道:“这是真的,儒生就是比寻常人高贵一些,读书说白了就是做官、而且还有一点,就是无数的读书人去疯狂追求功名、求取功名、拜师求学。

就是养活了无数的豪族、官宦人家,你让这些落榜的学子看到另外一种活着的路,很大一部人都放弃科举,不再追捧名师、豪族、变得清醒现实、无疑是影响了官宦人家,甚至官学门派的利益。”

朱老三点头,他其实也看清现在科举的真相。

只有极少数一些精英能卷出来名堂,其余学子大部分都是绿叶和炮灰。

真不如早点放弃学点别的技术、做些生意,存点钱,提前娶妻生子,这一生算是安稳了。

不然陪跑十几年,不再年轻,腰腹缠上一圈游泳圈、功名也没得到、也没有姑娘看上一个年纪又大、无任何生存技术的三十而立的油腻男,很惨的。

换句话说,很多官学,甚至所谓名师他能获得名声、名气、功名、大宅院、娇妻美妾,真的是靠着努力嘛?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人在开朝初期就吃尽了时代的红利。

在洪武朝,就拿众人皆知的南北榜一案,当时确实缺乏人才、北方人只要不是特别差劲,只要能考上举人,基本上就能安排做官。

甚至在当地有才名,不用等到三年科举,只要老实苟着,就能等到上面直接上你家问你:“少年,要官不要?”

吃尽时代的红利。

为啥?老朱当年杀的人太勤快了,贪污60两就能剥皮当稻草人偶了。

以至于在后世的影视剧中出现奇葩的一种现象,岭南一地一个县城从县令到胥吏全部都犯罪,照理说人早该死了,可没人可用,到堂上审理大案的时候,竟然还戴着脚铐处理案件。

在洪武初年的时候,当官真不难。

考试人少,都是一帮水货、职位又多,随便考考都能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