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李纲可以说也是武大郎极其钦佩的北宋名臣。
按武大郎之前看的两宋时期的历史知道,这李纲在金兵大举南下时候,组织军民协力抗金。之后在南宋做了77天宰相,为南宋建立起基本的政治体制,之后这套体制之下的南宋又苟活了100多年,直到蒙元兴起先后灭金,灭南宋。
但是李纲有个毛病,就是每次讨论的时候容易情绪激动,一激动说话就没分寸,会说出一些在整个宋廷都追求文雅,讲究词风诗韵的文人氛围里不合时宜的话。
这次也是因为不合时宜,被贬的。
这李纲一被贬,心里不高兴,告病回家休养。
李应是听说,有人要借着他被贬返家的时候,在路上加害,于是赶去的。
武大郎一听,赶紧问了李应的去向也带兵去追。
然而出了北军势力范围,就感觉天下大乱,驿站也禁闭门户,不接待平常的客商,武大郎亮出官牒才得以安置士兵稍作休息。
梁中书因为意在江南于是带兵去了江南。
而梁山军青州、齐州(今山东济南)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
张督监的团练到处追着梁山军又打不到,于是也开始做起杀良冒功的事情来。
导致这里各种工商业几乎全都陷入瘫痪。
武大郎一行也诸多不便,再看官军与盗匪别无二致,所以遇见不管是官军还是贼人,以三拳兵突袭其营地,来获得补给,继续南进。
行至常州,这里是李纲的家,而李应已经提前到此,组织庄丁关门闭户,防止贼人来犯。
武大郎通禀一声终于见到了李应以及李纲。
李纲年纪比李应还略大一些,但是两人算起辈分李应似乎还是长辈。
武大郎一见面就道:“这里不是久留之地,我分一部分兵给你,护送一家老小还是去大同府吧。”
李应摇头道:“但是一路之上颇多盗匪,拖家带口多有不便。”
武大郎摇头道:“但是这里一处田庄,虽然你能率领庄丁抵挡小股匪徒,但是更容易被大股的匪徒盯上。到时候不是更麻烦。”
李纲却道:“我看不然,常州还并没被攻克,常州都统还管辖着常州。我哪也不去!”
武大郎一皱眉道:“先生,你可要明白如果巨盗来犯,常州的地方驻军是绝对抵挡不住的。”
李纲依然道:“不然,我相信大宋百年来的教化和人心,民心可用,众志成城!”
武大郎再劝道:“但是,那么多州府都被攻克了。起码有一半是不战而逃!您说的教化在何处?民心又在哪里?而且所谓民者,太平时候为民,乱时从贼。怎么能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李纲决然道:“这需要有威望的人站出来振臂一呼,定然群起响应!如此就不怕那些盗贼了!”
武大郎实在觉得此人迂腐过甚,正在考虑如何说服。
李纲却一把拉住武大郎的手说道:“武将军!只要你展开旌旗,让那些乱贼知道征北将军在此,必然无人敢来。而常州军民有了信心,自然众志成城,无所畏惧!”
武大郎吃一惊:“我吗?”
李纲点头道:“不错!你带的兵马虽然不多,论交战的话,只怕不是成千上万匪寇的对手!但是你的名字已经是一面旗帜了。只要树起这面旗帜,人心自会归附!”
李应也道:“我看可以,将军你久在军中,难怪你会不信任民众,但是我一直组织生产接触民众。我知道,他们害怕从贼只是为了避祸。而如果有他们能信任的人站出来的话。他们也能英勇战斗!”
武大郎一听,想起之前呼延灼领青州兵进犯龙鳞寨的时候,就是栾廷玉和李应组织龙鳞寨的壮丁打退了呼延灼率领的青州军,或许他们说的是可行的?
李纲接着道:“事不宜迟,今天我们就去见常州都督,而且我要您带的这支卫队一起前往。”
武大郎皱眉道:“看来不试一下,你也不死心,那就随你去试上一试!”
才要出门,李纲又喊道:“停!”
武大郎有点不耐烦道:“又怎么了?”
李纲抱拳对着三拳兵道:“李某有一个小小要求。我喊1,大家一起迈左腿。我喊2大家一起迈右腿!”
武松和鲁智深互相看了一眼不明所以。武大郎和李应也有些纳闷。
李纲却道:“大家先原地踏步试试如何?”
武大郎给武松和鲁智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