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金陵城富罗庵!
一个老尼姑带着一个清冷的少女走出庙门,告别之时,那少女望了望后禅山的亭台处,回眸的眼神里带着几分不舍。
昨夜,亭台边上的梅林全都绽开了,她还没来得及收集梅雪就要离开了!
玉落是新梅,藏不住日烦忧,只待一阵风烟吹散,飘落漫天舞,登临客船即将行,不知来时做何处,不问走时空留悲。
“阿弥陀佛,妙玉,你心静下了!”静文师太看着徒儿的变化,到底还是欣慰的,日后之事,只管前路,不问归期。
“是的,师父。”妙玉神情多了份恬静。
随着船头的掉离,她与师父的身影消失再了甲板上,船已离去!
白陶县!
正月十八,泰和书院开院,学子们纷纷归来,几天后书院离就是朗朗书声,而甲字十七号房里,石渊此刻正收拾准备去报名下场三试。
“渊大哥,报名差不多快完了,再不走来不及了。”邢羽。
“是啊。”
石渊出了们,见他们三个在院子里鬼叫,各自脸上都还有淤青,一看就是被揍的不清。
赵富民那人回到家里,被爹娘混合双打,你叫一个哭天喊地。邢羽也好不哪里去,原本他想躲赵富民那里,谁知道被拉过去一起揍。
至于白宇骆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见他一只手还用夹板夹着,就知道他挨的打不比赵富民和白宇骆差。
三个难兄难弟被揍一顿之后,也算是好好过了一个年,原本过年好准备请石渊出去完的,可是他们发现找不到石渊住哪儿了,就只有前几天学院开学后,四人才聚到一起。
石渊看他这幅鬼样子,实在不忍心,于是取出一个小瓶子,“诺,里面是特效跌打要,擦一擦淤青就好了。”
赵富民一把接着,“好好好,谢谢大哥。”
“给我来点!”邢羽。
“我先试试,你慌什么?”
“还有的呢?”
三人开始抢了起来,石渊绕过他们,便朝教院处而去。
来到教院处,一个登记的老头见来人,也不问什么,直接把报名表交给石渊,石渊写上自己的姓名、籍贯、就读书院,以及所考科式,科式便是县试、府试、院试。
完了之后把报名表交给老先生,那老先生看了一眼,字写的不错,再看石渊才入学四个月而已,而且来的地方也是下流之地,于是问道:“小后生,可有把握。”
石渊自信笑道:“自然!”
随后便离开了,那老先生倒是在大量了一下他的字,“不错,不错,学的是颜鲁公的塔碑体,已经有炉火纯青的技艺了。”
“栖霞,这名字一听就是个好地方。”
石渊要听了他这句话,肯定白他一眼,名字好听和穷逼山咔咔里有什么联系吗?
回到住处,把赵富民三个家伙打发走,然后专心看书静心,他倒是第一次进古代考场,好奇是有的。
转眼二月开!
初春一到,风吹大地,万物慢慢苏醒,处处都是露出生机,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
这时的天气还有些凉快,三试眼将到来,报了名的学子们个个摩拳擦掌,已待下场。
昌宁八年二月十三日!
学子们迎来三年一次的童试,白陶县附近的县城、乡镇报名的学子纷纷往这里赶来,而此刻白陶县城之中上州府府的张成、礼部阅卷主官郑炯已经到了,县令元辰涣亲自接待二人。
并且在开考三天前,考场已经准备好了,这次大概有一千人左右,主要是其他县和镇的学子们都挤到了白陶县。
石渊一手提着笔袋,一手拿着包袱,离开书院,朝着考场而去,一出门赵富民三人都在外面帮他把马车准备好了,他们三人没有报名,毕竟自己什么水平都知道,邢羽要笑一次才试。
“渊大哥,我们来送你!”赵富民三人带着马车来送石渊。
“多谢你们了。”石渊心底还是挺高兴的,这三个家伙虽然不靠谱,但好在人品没什么问题。
科举乃是国之大事,此时整个白陶县都已经戒严,不时能看到捕头在街上,或者一队队城卫军从接到两旁巡逻经过。
白陶县共有一千学子参加县级童生考试,石渊看着,有点前世中考的感觉了,县衙门口到处都是人,一个个学子经过严格的检查后进入县衙,让石渊心中颇为感慨。
这时代对于科举考试,着实是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