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极点,可以说是作为国策执行,如今更是文官集团执掌权柄,对于科举考试当然更加重视。
下了马车,赵富民三人喊道:“渊大哥,祝你马到功成!考完我们在沁香园为你洗尘,加油!”
石渊:“……”
排队检查,等了大半个小时才轮到石渊,衙役将他的包袱和笔带搜查一遍,又检查了一下衣服,没有发现异样,才给了他一个牌子,让他按照牌子所标的位置去。
每个学子,有个大概三平方大小的独立位置,左右后边都是墙,算是独门独户了。
童试三场,每场三天,一共九天,而现在天气还很冷,估计要死不少人。
考试期间除了去解手外,均不得离开考试位置,会不断有衙役巡视,一旦发现有人违背,就会被赶出考场,三年内不得参与考试。
石渊将装笔、墨的小袋子放好,然后把包袱放在右边挂起,离开考大概还有一个时辰,他便盘膝打坐冥想。
到了下午时候,响起了三声钟声,不久就有十个衙役拿着白纸发下,以及这场考试的题目,一场考试就是四个时辰,时辰一到就有衙役前来收考卷。
石渊研了研磨,提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籍贯还有所属书院,然后开始浏览题目,微微沉吟了一下,石渊就定了定心,开始提笔答题。
不过一个时辰左右,石渊就将试卷完美答完,石渊看了一遍,心中很是满意,便将试卷合上,等着时间一到,衙役前来收试卷。
这时候,四周的考生们,不时地唉声叹气,发出一阵阵有辱斯文的抱怨声,又的抱怨题目太难。
而衙役时不时地在通道走过,如同机器人一般,但是却没人敢大声喧嚣,免得被误以为作弊,被赶出考场。
科举,算是平民子弟唯一的晋升之路,这条路或许不好走,但确实如今大晋朝才到四代皇帝,所以还算是公平的道路。
说到公平,这就有人开始作弊了,石渊神念探出,先是在他这一行的十人当中,几个衙役检查到第八人时,从对方的毛笔笔杆中,找到了一张夹带的纸条!
顿时,衙役们便兴奋的低呼,将如丧考妣的作弊者拖出去。他们高呼是因为只要搜查出一个作弊者,他们每人都可以得到一两赏银,这笔钱已经抵得上他们一个月的薪奉了。
看到这一幕,其他一些还没有开始搜查的考生,一个个面色阴沉,心中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一些考生更是不着痕迹的从某个地方掏出纸条塞进嘴里,面带狰狞之色的咀嚼起来。
不管是这个时代,还是后世,总是免不了有平时不努力考试时想要走歪路的学子,常话说的好,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每次考试总有那么几个学子被抓住作弊。
石渊盘膝打坐起来,也不运转功法,只是冥想,到了第三天天傍晚时,连续响了九声钟声,就有衙役过来收走了最后一门考试试卷。
“县试题卷,完!”
“明日,府试卷!”一个衙役高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