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书珩心底发出无奈的叹息,微微颔首:“臣不敢。”
“好了。”天兴帝摆了摆手,笑道,“大喜的日子,皇叔无端遭遇刺杀,迁怒于平阳王也是情理之中,但活下来已是万幸,便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次就算是给平阳王一个教训吧。”他看着子书珩的眼睛唤,“平阳王。”
平阳王附手行礼,恭敬道:“臣在。”
天兴帝不轻不重地说:“下不为例。”
“是。”平阳王眼底含着讥诮,对子书珩行了一礼,“侄儿谢过皇叔了。”
天兴帝明显是在包庇平阳王,子书珩意难平,并不打算承情,决定与天兴帝死磕——大不了让在场的文武百官陪着他等。
“既然要谢,那便拿出点诚意。”这时一直作壁上观的师长夷开了口,“羽林军乃天子亲卫,魏王加冠盛典乃普天同庆的喜事,天子脚下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总是要付出点代价以作惩戒。”
子书珩心弦微微颤了颤,此种情形,替他说话无疑是置天兴帝的面子于不顾,自天兴帝登基开始师长夷便不会在明处帮衬他,现在竟肯站出来帮他说话,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师徒之间尚有能够开诚布公的余地?
平阳王最怕的就是这位刚正不阿的丞相大人,听到这番言论,自是不敢妄自多言,他看向天兴帝以求庇护,岂料天兴帝的表情比他想象的还要阴郁。
子书祯静静望着师长夷,试图从他的眼眸里窥探到一丝欲念,但那双眼睛总是那般的沉静,不仅没有波澜,甚至不曾泛起涟漪。
烈日当空,司礼堂气氛压抑,文武百官毕恭毕敬地站着,个个噤若寒蝉,连汗水都不敢擦。
不知过了多久,天兴帝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依丞相所见,该罚些什么呢?”
“陛下最看重尊卑。”师长夷语气平淡地就仿佛在讲一件不足为道的小事,“两个月前魏王回檀京未曾主动进宫面圣,陛下责令他在紫极阁前罚跪,今日平阳王三番四次冒犯顶撞魏王,有违尊卑之道,不如便也罚他在魏王府门前跪上一天一夜吧。”
平阳王倏地睁大眼睛,愕然看着师长夷。
子书祯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想替学生算账啊。
他越来越看不清楚这位丞相大人了,一边借助他的力量去打压子书珩,一边又公然帮助子书珩——难道是因为已经察觉到他在挑拨他们师徒,所以决定挽回了么?
可惜人心是这世上最脆弱的东西,一旦出现裂痕,破镜便绝无可能重圆——一个无辜的噬心横在他们之间,即便师长夷肯低头忏悔,子书珩便能原谅他么?
平阳王明白若是陛下再护着自己那便会失了分寸,虽有万般不甘,可木已成舟,他已无力回天,只能将所有的不忿都咽进肚子里。
天兴帝叹了口气,笑着问:“魏王觉得这项责罚可还满意?”
子书珩象是满不在乎:“全凭陛下决定。”
天兴帝轻笑着摇了摇头,“那就这么着吧。皇叔可是还有其他话要讲?”
子书珩虚情假意地说:“陛下圣明,臣心服口服。”
天兴帝嗤地一声笑了,他挑衅地看着子书珩,象是在说:皇叔也有口是心非的时候啊。
叔侄二人对视了一会儿,天兴帝道:“时候不早了,开始吧。”
啪!
啪!
啪!
三声清脆嘹亮的鞭鸣正式拉开了魏亲王加冠大典的序幕。
-
冠礼结束后,师长夷与子书珩一并回了魏王府,从小到大,无论大病小病,都是师长夷为子书珩医治,如今他受了箭伤,子书珩也没理由将他赶出去。
更何况今天师长夷还帮他出了一口恶气。
书房里,子书珩赤裸着上身,师长夷亲自为他清理伤口,师徒二人都不说话,为把融进血肉的铁锈清理干净,师长夷没有丝毫手软,子书珩剧痛不已,竭力遏制自己发出呻吟,然而不断颤抖的身体却出卖了他。
子书珩甚少在师长夷面前逞强,师长夷察觉到他在隐忍,刹那间懂了什么。
清理完伤口,师长夷在一旁的水盆里洗手,问:“还能动么?”
子书珩试着抬起左臂,但没能成功,便捏了捏拳头给他看,心里百感交集,开口竟有些哽咽:“不碍事。”
师长夷看着他,欲言又止。
段忘容端了热水进来,才发现两人之间的气氛有点僵硬,恰好师长夷给子书珩敷完药,她便顺势拿起绷带,恭敬地说:“有劳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