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哑舍零:守株待兔 > 第六章 九子奁

第六章 九子奁

一如寂静的水面,遮挡住了水下的暗流涌动。

赵高今年已经十五岁,却依然不能出现在公众场合。就算是视他为扫把星的赵王丹已然去世,但他的父亲公子偃也并不想看到他。

哦,现在,应该称他为赵王偃了。

赵高站在赵王宫最高的观星台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广场上举行的登基大典。赵王偃戴上了一顶青丝系绲双尾冠云冲天的武冠,这是赵武灵王的武冠。当年赵武灵王把王位禅让给赵惠文王时,便亲自把自己这顶武冠戴在了他头上。

广场上响起了群臣的高呼伏拜声,赵高讽刺地勾起了嘴角。

当年赵武灵王把这顶武冠给自己儿子的时候,可想象得到自己四年后会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可笑那赵惠文王不知是何缘由,出席重大场合都会戴着这顶武冠。也许是想要向众臣强调,他的王位是赵武灵王亲手赐予的,就如同头上这顶武冠。之后继位的赵王丹便也遵循此例,以此,这顶武冠也成了赵国的王冠。

真是好笑,不光这顶武冠在赵国代代相传,连骨肉相残也成为了赵国王室的传统。正在进行的这场登基大典之中,没有出席的王室成员除了他之外,公子铭也不知所踪。

哦,其实说起来,他也不算是王室成员呢。毕竟赵国王室的族谱上,并没有他赵高的名字。

赵高自嘲地笑了笑,也没了继续看下去的兴致。他转身回到观星台最中央的观星阁内,盘膝坐下,继续翻阅案几上的书简。

他一边看着书简,左手一边习惯性地掏出几根羽算筹,在案几上随意演算起来。

“高,做事要专心,不可一心二用。”

阿正的声音从脑海中一闪而过。赵高一怔,下意识地抬起头,案几对面却空无一人。

也是,若是阿正在这里,恐怕又要这么说他了。

哦,现在,阿正改名为政了。

政,正也,政教也。只是一个改名,阿正便向所有人昭告了他的野心,想政秦国、政诸侯、政天下!

不过算起来,阿正登基也有快两年了,不知境况如何。

赵高的指尖摩挲着一根羽算筹,迟迟没有放下。其实他不用羽算筹推演,也知道阿正定是被左右钳制,在夹缝中生存。他这个秦王,是秦国几方权力斗争的结果,形同傀儡。

想想两人已经分开六年了,阿正恐怕都快忘记他了吧……

赵高心如止水地想着,却不再摆弄着手边的羽算筹。

直到天刚刚擦黑,内侍燃起了观星阁的灯火,赵高才放下手中的书简,抬起了头。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飘起了细细碎碎的雪花,洋洋洒洒地在天空中四散飞舞。

观星台的木制楼梯上,响起了吱呀吱呀的声音,没过多久,每夜都会在掌灯时分准时上夜班观星的太史令大人,便出现在了赵高的视线里。

饶是参加了登基大典这么隆重的场合,这位太史令大人依然我行我素地没有换官袍,依旧是一身淡雅的青袍,发髻也松松地绾在脑后。脸上的神情也是懒洋洋的,一副随时都能睡过去的模样。赵高也留意到,外面的雪下得纷纷扬扬,这人的头上和身上都没有一片雪花掉落过的痕迹。

真是的,也不知道收敛,生怕被人发现不了。

“今夜宫里不是有夜宴吗?师父没去参加?”赵高口称师父,却并没有太多敬畏尊重之情,反而有种说不出的亲昵,还带着淡淡的嫌弃。

自从那一年从这太史令大人手中得了羽算筹后,赵高便能经常偶遇到此人,并且被莫名其妙地教导了一些怪力乱神的事情。赵高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称他为师父,太史令也没阻拦,便就这样一直叫到了现在。

“高儿也知汝祖父死得蹊跷,汝叔父今日还未出现。登基大典之上风平浪静,不代表今晚的夜宴也是如此啊!吾乃一观星的小官,实在是趟不起这浑水啊!”师父装模作样地哀嚎了两声,便故态复萌地招呼着内侍赶紧送膳食。

今夜宫中所有晚膳都比平时高了一个档次,还加了两道菜、一道汤,甚至还有一壶秫酒。

酿酒十分浪费粮食,所以愈发体现了酒的珍贵。就拿这壶秫酒来说,秫,乃稷之黏者也。而稷是百谷之长,被帝王奉为谷神。社稷,社是土地神,土地神和谷神并列,社稷也用来指代国家,可见稷是多么重要的存在。夏朝和商朝的末代君主都是因为酗酒成风荒于政事而亡国。用如此珍贵的粮食来酿酒,贵族们喝酒寻欢作乐,大乱丧德,百姓们却食不果腹,饿殍遍野。自周公发布了第一条禁酒令《酒诰》之后,明面上就只有祭祀或国有喜庆之时,才可以在君主的恩赐下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