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哑舍零:守株待兔 > 第十章 日书简

第十章 日书简

【阳日,百事顺成。邦郡得年,小夫四成。以蔡,上下群神乡之,乃盈志。】

高泉宫

“留神!留神!这彩漆凤鹿木雕座屏可精贵得很!仔细着点!”

“那张黑漆朱绘云纹案几去放到大公子的寝殿!”

“这些书简都先搬到偏殿,那里以后就作为藏书室!”

顾存站在高泉宫大门内的广场上,中气十足地指挥着内侍和婢女搬运着东西。

因着大公子扶苏年龄渐长,不便于长居在咸阳宫。秦王政给了他恩典,让他自行选择宫殿,扶苏就选了这座高泉宫。

高泉宫是紧邻咸阳宫的一处宫殿,占地并不大,但给大公子居住是足够了。这处宫殿是秦宣太后时期建造的,虽比不上隔壁咸阳宫的气势恢宏巍峨壮丽,但也别有一番精巧雅致。因依山而建,又引入了一汪清泉从高处潺潺流过,故名为之高泉宫。如若在天气晴朗的时候,登上高泉宫最高的殿堂极目远眺,便可在东北处遥遥看到那滚滚而过的渭水,令人心旷神怡。

顾存十分喜欢这里,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在这座高泉宫里,一切俗务都是他说的算,再也不用看宫中各处管事的脸色行事了。

不过扬眉吐气的顾存也只是得意了片刻,看着乱糟糟的广场,便立刻被打回了原型。实际上凡事都需要他做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刚刚搬进来,杂务繁多,看着这一地纷乱的家具,更是令他头疼。

“你们把这些搬进去,各殿先随意布置着。”来日方长,要是真仔细布置,小半个月都搞不定。先把这乱摊子收拾了,以后再慢慢调整吧。

顾存抬头看了眼天色,连忙又赶去了庖厨。

离真正的吃饭时间还有段距离,顾存检查了一下今晚的菜单,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从庖厨亲自端了甜粥和糕点,准备让大公子先垫垫肚子。

太阳已经慢慢西落,顾存一走进书房,就感觉到房内光线明显太过于昏暗。他连忙放下手中的糕点,把案几旁的青玉五枝镫雁足灯点上。

书房里的竹简也是刚搬进来的,并没有来得及整理。顾存见大公子放下了笔,开始喝起了甜粥,便蹲下身帮他整理案几旁散落的竹简。

顾存是习过字的,卷起竹简的时候顺便就略略看了几段,不由得眨了眨眼,把刚卷好的竹简重新展开。“凡春三月乙丑不可东,夏三月戊辰不可南,秋三月己未不可西,冬三月戊戌不可北……这是《日书》?殿下居然在抄《日书》!”

不怪顾存这么惊讶,《日书》是一本结合天象,选择时日吉凶宜忌来行事的占卜书籍,囊括了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是秦国最畅销的一本书。有些迷信的百姓,每天一睁开眼,就要翻阅《日书》,看一下今日的宜忌,来选择今日所做的事情。就算已经约好了要去某地,只要《日书》上写着不宜此事,便会立刻取消,改日再成行。甚至于有些生下来的孩童时辰不好,也会受到爹娘的冷遇。

也不管这《日书》所指点预测的是否准确灵验,迷信的百姓几乎把这本书奉为天书,用书中的文字来决定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若是他们哪天没看《日书》,反而会觉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做什么。

顾存自然也知道这本大名鼎鼎的书,因为秦昭襄王就是喜好研读《日书》,上行下效,下面的官员们为了揣摩上意,慢慢地《日书》就变成了整个秦国都流行的书籍了。

也好在这本《日书》所讲述的,不过就是百姓日常之事,并没有涉及国家大事和战场杀伐,就算是迷信,也动摇不到国之根本。

不过在秦王政掌权后,就没有助长这股风潮。虽说也没有明着反对先祖的嗜好,但日常行事并没有按着《日书》上的指示,时间久了,最起码朝臣们也就没那么在意《日书》的宜忌了。

若说是别人在抄《日书》,顾存肯定没这么惊讶,大公子又不是别人,怎么会不知道秦王政对《日书》的偏见?

扶苏慢慢喝着甜粥,看到顾存难以置信的眼神,不由得苦笑道:“你仔细看手中的《日书》。”

顾存低头看了看,这卷《日书》和其他《日书》也没什么区别啊?顾存也是曾经偷偷翻阅过《日书》的,虽然不能说其中所有章节都记得一清二楚,但这确实是《日书》无疑。若说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字迹结字端庄体势工整……

“咦?这是中车府令的字?”顾存看出了端倪,毕竟中车府令赵高的字骨气丰韵,方圆妙绝,只要是见过的,就难以忘却。顾存本就心思灵巧,瞬间就猜到了缘由,不由得反问道:“难道是中车府令让殿下临摹《日书》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