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沉唐序歌 > 第二十一章 屈突通

第二十一章 屈突通

突通在与农民军作战时非常谨慎,所以虽然没有大胜,但是从来没有战败过。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杨广南下江都宫,命令屈突通追随代王杨侑镇守长安。在全国各方农民起义军的不断冲击下,隋王朝的统治实则已经名存实亡,一些贵族豪强、地方官吏也乘机起兵,割据一方称王,企图收走农民战争的战果,取代隋朝,在这种形势下,太原留守李渊也悄然起兵。

李渊在太原起兵后,让他的四子李元吉留守晋阳宫,负责太原事宜,自己亲自统率甲士三万从晋阳誓师出发,并发布檄文,告谕尊立隋朝代王杨侑(you),然后后沿着汾水南下,经过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霍县以北汾河河谷),屯兵在贾胡堡(今山西灵石西南)。代王杨侑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两万驻守霍邑(今山西霍县),派屈突通率军数万驻守河东,和宋老生遥相呼应,共同对抗李渊,李渊计诱宋老生出城,两路夹击,大败隋军占领霍邑,打开了进军关中的通道。

李渊的军队攻取霍邑后,继续沿汾水南下,进军到了龙门(今山西河津西北)。屈突通率军数万屯守于河东(郡治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准备阻止李渊入关。此时,李渊的司马刘文静带着突厥大将康鞘利率兵赶到,使得李渊兵力大增。李渊到达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后,招抚关中农民军首领孙华,命孙华先行渡过黄河。

此时屈突通的处境非常艰难,正如李渊分析的那样:“屈突通精兵不少,和我军相隔仅五十余里,但不敢出战,足以证明他的部下已经不为他效命了,但屈突通害怕上边怪罪,又不敢不出战,如果他亲自率军过河进攻,那我们就进攻河东,河东肯定守不住。如果屈突通全军守城不出,那你们就拆毁河上的桥梁,这样从前面扼住他的咽喉,在后面攻击他的后背,他如果不逃走的话,必定被我们擒获啊。”九月,屈突通派虎牙郎将桑显和率数千名士兵乘着夜色,袭击王长谐的军队,起初进展顺利。但孙华、史大柰等人率轻骑从侧后方袭击桑显和,隋军只得败回河东,随即,李渊率军包围了河东,但河东城高险峻,屈突通又善于守城,使得李渊难以很快攻下,李渊只好留一部兵力继续围城,自己率领主力渡河西进,逼进关中。

屈突通听说李渊要攻打长安后,留下鹰扬郎将尧君素据守河东,自己率军从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出蓝田(今陕西兰田),准备回救长安,到达潼关(今潼关东北黄河南岸)附近后,被李渊手下大将刘文静阻挡住了去路。当时隋将刘纲负责守卫潼关,屯军都尉南城,屈突通想要和刘纲合兵,李渊军中的左统军王长谐率部抢先占领都尉南城,斩杀了刘纲,屈突通被迫退守都尉北城,处境很是窘迫。有人劝他投降,屈突通哭着说:“我蒙受国家的厚恩,侍奉两位皇帝,陛下对我的恩宠照顾非常优厚,拿着人家的俸禄而在困难时选择背叛,这是人干的事吗?只能以死报国呀!”还摸着自己的脖子说:“我应当为国家挨一刀才是!”手下的将士们听到屈突通的话后痛哭流涕的,很是感动。

但此时李渊已经攻占了长安,并派人前去招降屈突通,屈突通当即将前来招降的使者杀死,听说长安已失,家属都被李渊所俘,屈突通便命桑显和镇守潼关,自己率主力向东进发,准备去洛阳投奔越王杨侗,但屈突通刚走,桑显和便主动献出潼关投降了刘文静,刘文静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人率精骑和桑显和追击屈突通,屈突通在稠桑(今河南灵宝北黄河南岸)被刘文静军追上,窦琮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劝说他,屈突通骂道:“以前我俩是父子关系,现在已经是仇敌了。”说完便命令身边的士兵用弓箭射向自己的儿子屈突寿。此时他的旧将桑显和对屈突通的部众们说:“京师陷落,各位的家都住在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呢?”屈突通的士兵们听了这些话后,也全都扔掉了兵器投降,走投无路的屈突通眼见大势已去,下马向东南方向(扬州)跪拜,并哭着说:“臣尽力而兵败,没有辜负陛下,天地间的神灵,可以为我作证。”屈突通被迫归降,被押送到了长安。和李渊见面后,李渊问他:“我们为何相见的这么晚呢?”屈突通哭着说:“我没能尽到为人臣子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实在是愧对陛下。”李渊对他的行为赞赏不已:“你们看到了嘛?这就是大隋朝的忠臣啊。”于是下令将屈突通释放,授予兵部尚书的职务,封为蒋国公。

屈突通归降后,奉命到河东城下招降隋将尧君素,尧君素看到屈突通后,一股酸意涌上心头,屈突通的眼泪也打湿了衣襟,对尧君素说:“我们已经失败,现在唐王义旗所指之处,无不响应,事情到了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