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沉唐序歌 > 第三十四章 李 勣

第三十四章 李 勣

不能袭取窦建德,谋杀窦建德部将曹旦的计划又泄漏了出去,情急之际,只得与郭孝恪率领几十名骑兵归降唐朝。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李勣随秦王李世民击败宋金刚,同年,李勣又随李世民讨伐王世充,奉命接管管州,王世充的儿子王玄应企图攻取管州,李勣将他击退,李勣又派郭孝恪劝降郑国荣州刺史魏陆,阳城、汴州也相继归降。武德四年(621年),郑国的郑州司兵沈悦,请求献出虎牢关降唐,李勣夜间埋伏军队接应,成功占领了虎牢关,抓获了郑国的荆王王行本,唐军整军回朝后,李渊论功行赏,李世民为上将,李勣为下将,他与李世民等二十六人一同身穿金甲、乘着兵车到太庙去报捷,李盖也从洺州与裴矩等人一起入朝,李渊见到他们后非常高兴,恢复了李盖的官爵。

武德五年(622年)三月,李勣在洺水之战中击败刘黑闼部将高雅贤,七月,李世民进击自称鲁王的徐圆朗,连取十余座城池,迫使江淮义军首领杜伏威入朝,李世民判断局势基本确定,便留下李勣和淮安王李神通、行军总管任瑰等人继续讨伐徐圆朗,自己班师回朝。之后,徐圆朗又占占据兖州再次反叛,朝廷授李勣为河南道大总管,前往讨伐,不久后,李勣成功擒获徐圆朗,斩下他的首级献给了朝廷,兖州就此平定。

武德六年(623年)八月,李渊命李勣和赵郡王李孝恭、岭南道大使李靖、怀州总管黄君汉一同讨伐江淮地区的义军首领辅公祏(shi),李孝恭、李靖率领水师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李勣率领一万步兵渡过淮河,攻占了辅公祏据守的寿阳,辅公祏的部将陈正通率领两万士兵屯驻在梁山,又派他的大将冯惠亮统帅水师三万,用锁链连接成大战船,阻断了长江的航路,陈正通还在长江西岸构筑堡垒,分守水陆两路,以抵御唐军。李靖等人首先攻破陈正通、冯惠亮等人所驻的博山、青林等地,然后进兵丹杨,辅公祏听到消息后大惊,企图率残部弃城东逃,李勣乘胜追击,在武康县斩杀辅公祏,并分别捕杀了他的余党,江南自此平定。

贞观三年(629年)八月,李世民接受了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建议,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总管,决定对东突厥发起攻势,李勣被授为通漠道行军大总管,与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人统率十几万军队,接受李靖的统帅,将分道出击突厥。李靖率精骑三千夜袭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土城子古城),颉利可汗误判了唐军的兵力,仓促北撤道戈壁沙漠边缘,部众也大多叛离。同时,李勣从云中(今山西大同)出发,在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与颉利可汗军相遇,唐军奋力冲杀,突厥溃不成军,颉利可汗战败后,逃往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一带),苍茫收集战败的残部数万人,派使者向唐朝求和,朝廷命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前去安抚。这时,李勣同李靖会师,二人商议后,李靖率兵连夜出发,李勣领军跟进,李靖行军到了碛(qi)口,突厥四处溃逃,颉利率部众一万多人想逃过沙漠,被李勣阻拦,突厥的大酋长率领自己的部落一起投降李勣,李勣俘获五万多人后顺利回师。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勣被改封为英国公,世袭蕲(qi)州刺史,当时,朝廷所封的世袭刺史都只是挂名,不到州郡就任,于是他又以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的官职遥领太子左卫率,李勣在并州任职共十六年,任职期间颇为称职。李世民曾对侍臣们说:“隋炀帝不能选贤安民,只知道筑建长城来防备突厥,对世情的认知糊涂至此。朕现在委任李勣在并州,就使得突厥畏惧他的威名逃走,边塞安静,难道不是远远地胜过筑长城来防御这件事吗?”

贞观十五年(641年)十一月,李勣被征调入朝,担任兵部尚书,他还尚未赴任,就遇上薛延陀真珠可汗派他的儿子大度设联同同罗、仆骨、回纥、靺鞨等部族,领军二十万南侵突厥俟利苾可汗阿史那·思摩,思摩率部众进入以男长城,退守朔州(今山西朔县),并派出使者向唐朝求救。十一月,朝廷命营州都督张俭统率所部直逼薛延陀东境,李勣被授任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步兵六万、骑兵一千二百人屯驻羽方,与灵州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凉州道行军总管李袭誉等一同分兵抵御。大度设率三万骑兵追击思摩没有追到,却遭遇了李勣率领的唐军,大度设大惊,急忙从赤柯泺北撤,李勣挑选所部及突厥的精骑兵共六千人,穿越直道、白道川,在青山追上了薛延陀军,大度设在诺真水(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勒兵备战,突厥骑兵先冲上去和薛延陀军交战,结果不利,大度设乘胜追击,射死唐军战马人马,李勣命骑兵下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