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沉唐序歌 > 第三十六章 苏定方

第三十六章 苏定方

主,要看副将的眼色才能决断,按理决不会这样!何不把王文度关押起来,然后迅速传表章上奏朝廷等待天子的命令,这样不好吗?”但程知节没有听从苏定方的意见。唐军到达恒笃城后,有当地的胡人前来投降归附,王文度又说:“这些胡人现在投降,等我军撤回后,他们还会反叛,不如将他们全部杀死,夺取他们的钱财物资。”苏定方说:“如果这样处置,那便是自己当贼,又怎么能说是讨伐叛逆呢?”王文度不听,执意杀掉了投降的人,等到瓜分财物时,唯独苏定方一点都没拿。显庆元年(656年)十二月,长途出击的唐军无功而返,王文度作了矫诏应当判处死刑,后被除名为平民,主将程知节因为逗遛不前且追击不力,在减免死刑后,也被罢去了官职。

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李治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再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苏定方从金山(今蒙古国西部阿尔泰山)北面出兵,大破西突厥处木昆部,西突厥首领俟斤懒独禄率领兵众一万投降,苏定方将他们加以安抚,又从中调拨了一千骑兵,共同进军到了曳咥河(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阿史那贺鲁闻讯,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应战,苏定方率汉军及回纥兵一万余人同西突厥展开战斗,战斗一开始,贺鲁轻视苏定方带的兵少,便命左、右翼对唐军予以包围,苏定方命令步兵占据制高点,集中长矛一致朝外,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在北边的平地上摆好阵势,突厥军向唐军步兵阵地先后发起了三次冲锋,都没有攻下来,苏定方乘乱进攻,在三十里的战线上展开激战,斩杀突厥人马数万,突厥军被打溃。次日,苏定方再度整军进兵,胡禄屋等举众来降,贺鲁独自与处木昆屈律啜率领数百骑向西逃走,剩下的五咄陆部听说了沙钵罗可汗兵败的消息,也分别逃往南道,向步真投降。苏定方命令副将萧嗣业、药罗葛·婆闰率领各自部下兵马赶赴邪罗斯川(今伊犁河西)追击败兵,自己则与任雅相率领新近投降的部众拦截住了突厥军的后路。刚好当时天降大雪,积雪足有二尺深,部将请求稍事休息喉再行进军,苏定方说:“现在敌人以为天降大雪,我军不能前进,必定会休整兵马,刚好我们进军乘其不备则可以追赶的上,如果因为修正放缓了行军速度,那就追不上他们了!”于是,领兵踏着积雪进发,日夜兼程,沿途所经过的地区收取敌军逃散的人口牲畜,在距离贺鲁的驻地将尽一百里时,苏定方下令摆好阵势前进,逼近金牙山(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西)时,趁敌军狩猎时没有防备,纵兵发起攻击,击败了贺鲁部,斩杀敌军数万人。

贺鲁率领被打散的残余部分兵马继续逃亡,苏定方一直追到了碎叶水(今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境内楚河),再度发起冲击,沙钵罗可汗仅带着他的儿子咥运、女婿阎啜等十余骑,连夜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西北的苏咄城,结果被城主伊沮达官诱捕,最终被萧嗣业带回。唐军此次征伐西突厥,俘获突厥牛羊物资几十万,战后,苏定方命令西突厥诸部各自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继续生活。他开通道路、设置邮驿、掩埋尸骨,慰问百姓疾苦,划定部落地界,恢复畜牧业生产,凡是被沙钵罗可汗掳掠的财物、牲畜等,全部归还给了当地百姓,十姓部落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安西都护府迁回了高昌故地。

西突厥灭亡后,原来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归降唐朝,整个西域到了唐朝的掌控之中,唐朝依照两厢分治的策略,分别设置了濛池都护府(今中亚楚河以西至咸海一带)和昆陵都护府(今中亚楚河以东至新疆北部地区),并在西突厥役属的各国都设置了州府。显庆三年(658年)十一月,苏定方凯旋回朝,在昭陵(唐太宗陵寝)举行了献俘仪式,唐高宗李治又在太庙举行献俘礼仪,兵亲临殿前,大会文武百官及外国君主、使节,随后,唐高宗李治升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外封他的儿子苏庆节做了武邑县公,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最终获得大胜,经此一战,唐朝的统治势力也延伸到了中亚地区。

显庆四年(659年),苏定方再次以少胜多,在乌海大败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同年冬天,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思结国国王阙俟斤都曼原先统制众胡,率领所部兵马和疏勒(今新疆西南部喀什一带)、朱俱波(今新疆西南部叶城一带)、喝般陀(又称葱岭国,今新疆西南部塔什库尔干一带)三个国家再度反叛,攻破了于阗(tián)(今新疆和田一带),唐高宗李治诏令苏定方担任安抚大使,再度率兵西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