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命轮运转,依依不舍 > 第23章 黄历上世 工地开工

第23章 黄历上世 工地开工

三座都要,优惠些,总共一千五百贯吧。”

张管事有点犹豫,杨依依笑:“你也知道那里偏,你定了价,我还不能还价呀?在你手里,还要管理,时间长了还要维修,长期不住人,坏的可快了。”

张管事想了一下,就要一千六百贯,多少还能赚点,杨七也同意了,双方签了合约,给了钥匙。约定明日由牙行去官府办理手续。过契费先由张管事垫付,事后由杨依依支付。也是三日后,拿房契到纤秀坊一起结算。张管事又做成一件生意,更是高兴。

回府途中,杨荆问她:“七妹,你在青龙坊买宅子做什么?那地方多偏啊。”

杨依依笑:“青龙坊与曲池坊紧挨着,曲池坊里都规划好了,四个大建筑各占一角,没有多余的空间了。以后图书馆开业了,那些工作人员的住宿怎么安置?再有,我要想办一些周边的拓展也要空间。趁着现在没几个人知道图书馆的事,还不赶紧在附近买房产。”

杨荆道:“我跟四弟现在是没多少钱,都投到印刷厂和图书馆了。你那黄历卖的不错,三舅舅要了二千本,说发给南边的亲朋好友,商行的掌柜、优秀员工等。西市的伙计五天卖了一千三百多本,东市伙计卖了一千九百多本。”

杨依依道:“明年那些学徒出师了,就印些年画。”

杨荆笑:“先别说年画,封先生呀真是奇材,那些弟子都能上手了,你那《千字文》已经雕完版了,《三字经》也正在赶工呢。”

杨依依道:“三日后,青龙坊的房契过来,我还想买二十个丫头,也让她们学印刷。”杨荆道:“为什么是女子学印刷,还是买男孩好管理,体力也更强些。”

杨依依笑:“这技术又不是高难的,男女都能干,为什么只要男的不要女子?你不知道,男女搭配,干活儿不累。以后柳树他们长大了,也要成家,周边却没有女子,难道都到外边找,我怕技术泄露地太快。”杨荆听完也笑了。

三日后,张管事领了两个壮汉,带着房契与十二个厨子的身契到了纤秀坊。封长红早得了杨七小姐的吩咐,让三个人进来,接了契约仔细看了,收起来。指挥着两个壮汉到封长红的屋子里抬钱。并嘱咐张管事,直接把厨子都送到青龙坊一排三号去。

青龙坊里设计的很规整。正中间是一条十字街,把坊内分成四部分。每一部分是二十五栋屋舍,五乘五的格局,中间都有小巷通行。屋舍都是大门朝西,三进小院。杨依依买的屋舍是在西坊门右手小区,第一排挨着的三、四、五号三栋。

张管事让人把六个人送到三号房,杨荆身边的身边的长寿在这里等着,指挥着几个人把房间院落都打扫了。长寿给众人讲了规矩与任务,也讲了待遇,说小姐吩咐让姜厨娘管这几个人。安排李大秀住了门房,留了钥匙。

老夫人让人在城外的难民中选了两百多名青壮年,又招了一些轻微伤残的退伍老兵。把名册交给宇文基。宇文基点了名,给众人讲了注意事项。

李大秀就拿着锣过来,敲了几下,引起大家的注意后,说了供餐与住宿情况。

名册上有的人,每人发放一套餐具:两个木碗,一个木碟,一双筷子。这套餐具上划个记号,归个人所有,自己清洗并保存,丢失损坏的自己花钱买了补上。

每日供三餐,敲锣为开餐号,每餐半个时辰,放着沙漏,过时不候。辰时正上工前供早餐半个时辰,内容是每人素蒸饼四个,粟米粥一碗,咸菜一碟。午时半供午餐半个时辰,内容是每人素蒸饼四个,肉烩菜一碗,青菜汤管饱。酉时半下工后供晚餐半个时辰,每人肉蒸饼五个。

如果不够吃,可自己出钱加购,素蒸饼一文钱一个,肉蒸饼三文钱一个,粥加咸菜一文钱一份。出城回家的,晚餐可以自行带走。

如果出不了城,需要临时住车马店里将就过夜的,跟李大秀那里登记,只有草席和稻草,须自带被褥。冬日天冷,供火盆,每人每日供柴炭两斤,可自行与人合伙。众人一片欢呼,只说主人家厚道,纷纷去领餐具和今日的早餐。

李大秀把宇文大人请到隔壁青龙坊三号院一进的待客厅,拿来一个食盒,解释是府中大小姐派人送来的。打开看,是五块丰收团圆饼,两个水梨,两颗煮鸡蛋,一盘酱牛肉,一盘白灼小青菜,一盅豆浆,一罐姜糖饮。宇文基一边吃一边微笑,心里很热。

工人吃饭特别快,吃完从井里打水洗了碗收起来。分了工具就开干,工程总算是开始了。这些人也实在,看主家仁义,干劲特别大。宇文大人指挥得当,人手足够,只一上午,车马店位置的地基就挖的一多半了。

杨依依早给厨房分了工:李大秀识字会点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