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负责每天一大早,点收各店送来的粮、油、米、面、菜、调料等。一一入了账,让几个厨工搬到工地的棚子里。其余的时间李大秀领着厨工们打下手,主要负责熬骨头汤,挑水,劈柴,打扫厨房,出垃圾等粗活。
六个厨娘负责蒸饼,早上去领了东西,早午两餐蒸素蒸饼,下午蒸肉蒸饼。为了方便弄肉馅,杨依依还提前画了图纸,让杨荆找匠园做了一架手动的绞肉机。
黄小草负责熬粥、择菜。
白厨师领两个学徒负责处理肉类,上午用杨家专门配好的料包,把肉店送来的肉块煮了,煮七成熟后切成薄片。然后用绞肉机把切成条的肉绞成馅,预备晚餐蒸肉饼时用。
张厨师是主厨,负责技术指导。让学徒们在李大秀熬好的骨汤里,放入切好的肉片,切成块的白萝卜,切成片的白菘,切成小方块的豆腐,最后放点盐调调味。
工人餐不必太精细,量要足,营养够就行。杨家安排的这些个厨子也挺给力。对于这些平日难得吃饱饭的难民来说,有肉有菜还有蒸饼,比过年吃得都好,真是太感动了。
傍晚下工时,很多工人领了晚餐却舍不得吃,要回去留给家人也借借光。
李大秀一口气吃了五个大葱猪肉馅的蒸饼,喝了一碗中午剩的骨汤,终于吃饱了,很是满足。黄小草吃了一个肉蒸饼就饱了,她娘却非让她多吃一个,正长身体呢。以前家里穷,又重男轻女的,女儿都没吃饱过,现在也算是掉到福窝里了。
工程进展的很快,杨依依找时间去看了一回,车马店的地基很结实。除了黄沙漫灌,还用石头围边,三合土夯地。李家送来的木料都是处理过的红松,极好的材料。宇文基请来的几十个木匠也在工地上忙活,有吊线的,有开锯的,有打眼的,有雕刻的,做的梁、椽、门、窗非常规整。杨依依真是满意极了,直嚷着要给师傅们加钱。
去青龙坊看了三处屋舍,也很满意。问了几个厨师的情况,众人适应的还不错。杨依依每人赏了一颗银豆子,让他们好好干。又对姜厨娘吩咐,让找空儿把四、五两个院子也打扫了,她要买几个小丫头来住,姜厨娘忙答应了。为了好称呼,三个院子起名为风静院、雅赏院、颂咏院。
杨依依找到杨荆,让他订购一批颜料,再订一批大的木底板,是常规书页的四倍大。杨荆问她要做什么。杨依依道:“我想着,雕版印刷,能雕字,自然也能雕画。这不是快过年了吗?印一批画。”
杨荆道:“你真敢想,印什么画?书还没印出来呢,还想着印画。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呢?”
杨依依道:“我今天就去找我母亲,让她画。内容我想过了,世人不都喜欢吉利吗,就画莲年有鱼、万柿如意、节节高升、福运绵长四副吧。”
杨荆笑了:“这名听着到好,却没见过,叔母画好了让我先瞧瞧。”
杨依依也笑:“你看没看过百子图?就是那些白白胖胖的童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嬉笑玩闹,配上莲花、金鱼、柿子、玩具之类。”
杨荆笑道:“看过,上次我三舅家的一个表姐出嫁,穿了一件绣百子图的嫁衣。”
杨依依道:“对,就那个。选出来一些形象好的,画了图,让封长青雕刻出来轮廓,印成画稿。买几个小丫头,让她们照着母亲画的样板,往里涂色,肯定比一张一张画快的多。过年了,图吉利,买上一两张贴在家里,多喜庆。”杨依依心想,后世,天津那边的杨柳青年画可是出名呢。我现在要试一试,成功了当然好,不成功也没什么。
杨荆想了想,点点头道:“想法不错。画作都是文人或富人才能拥有的。你要能印画,普通百姓也能买的起了,是件好事。我马上去订画具与大板,你也赶紧找叔母,把画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