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调味料舀一点放在眼前的小碗里搅匀了,夹一片羊肉在汤汁里涮几下,蘸了小料,一入口,真是太香了。心里想着,杨家这铜锅挺不错的,回头问问杨荣在哪里买的,也要买几个寄给镇守大漠的父母。还有这些不认识的调味料,也要问问出处,不但可以孝敬父母,老家的族人也可享用,老张家别的不说,牛羊有的是啊。
杨荣道:“这铜火锅真不错,下雪天吃火锅,真是人生一大乐事。这是我七妹妹想出来招术,这些糕点,小菜,都是她让人做的,又新奇又别致。她呀,在吃喝玩乐上,主意可多了。”说着,把豆腐块,粉条,白菜,依次下了一点。众人又吃肉,又喝酒,笑谈人生。
杨芙问:“张将军平日一直住军营里?在中兴城有别的住处吗?”
张长逊道:“平日住军营,要操练军士。休息时,去安义坊张家宅住。”
杨芙问:“张将军,听闻令尊与令堂在大漠镇守,中兴城只将军一人呢。”
张长逊道:“中兴城里有二叔父,颇有些门路。家父托他在都城中置些房产。二叔父说,我与父亲都是军中人,住在城边,出城方便。便在安义坊买了地皮,盖了两排八座并排的宅子,平常都有下人们打扫维护。”
杨芙抬抬眉:“张将军,你家为什么要盖这么多房子呢?”
张长逊道:“我老家离都城不算远。我父亲这辈是三兄弟,一个妹妹。他们兄妹说好了,将来养老要到一处,就盖了四座宅子。我这辈兄弟有四个,也是先盖好宅子。父亲是军中人,母亲曾是江湖中人,他们喜欢自由。最不耐烦有些人家早晚定省那些规矩,说我们兄弟成家后,各自分府另住。”
杨依依道:“令尊镇守在大漠边缘,那边是不是风沙很大。要多种树啊,不然沙漠会渐渐吞噬好的土地。”
张长逊道:“七小姐说的对。那边风沙很大,尤其是春季,吹的人睁不开眼。种树嘛,不大好办,那边的水源比较少。”
杨依依道:“对付沙漠,就是要多种树。种胡杨、沙棘、红柳、豆槐等耐旱的植物。雨季想办法挖深池蓄水,冬季用稻草压入地表,固定流沙。春季就种小树苗,死了再种,坚持下去就会好了。树多了,能防风固沙,水源也会好很多。那边那么多军士、边民,动员大家一起做这件事,利在今世,功在千秋。”
张长逊点点头:“多谢杨七小姐指点,我会写信告诉父亲。”
杨依依问:“上次,请令叔父帮了个忙。他要的依依食品,送到大漠了吗?张郡公觉得怎么样?”
张长逊笑道:“依依食品,我们军营里也用。那个压缩饼干,味道不错,特别顶饿。我每次操练完了,都吃上半块。平日馋嘴,吃些腊肠,兔肉丁什么的。天太冷的时候,那些粉条、豆皮,加些肉汤、肉块、白菘,炖个砂锅,下点小酒,很不错,军中的同袍都喜欢。父亲那边的条件比这边更差,依依食品美味便捷,肯定会喜欢。”
杨依依道:“想来边城不会如都城这边多事,要是能开几个店。冬天太冷,以铜火锅,砂锅为主,生意肯定不错。夏天,加卖个凉粉、凉皮、米皮、擀面皮之类的,特别适合西北那边。张将军家人有意,与食品厂联系哟,我依依食品厂的食材,还有我外祖家的调味料,都能给你们供货。”
张长逊对经商开店不感兴趣,对种树绿化的事到是上了心,一个劲问种树防沙的细节。杨依依早就觉得,古代人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防沙造林这些事不懂,现在能有个人说起这些,来了兴致,两人说了不少关于环保的话题。
过了几日,杨荣就忍不住了,找张长逊问,对他的那个二妹感觉怎么样。张长逊难得的有些不好意思,最终就是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很好,回头就给他二叔报了信。
张管事这人,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张长悦。从来都是把几个侄子当儿子看,一听这大侄子相中英王家二小姐了,人英王家也有那个意思,心里十分高兴。就分别给兄长和家乡的三弟写了信,让准备聘礼,媒人就托魏王夫妻去。
魏王也是皇帝的亲弟弟,与英王是本家,又与张将军相熟,张长逊与他儿子杨开关系也挺好。看到张长逊厚礼登门,是为让他两口子当大媒,与英王家二姑娘结亲。当时就同意了,笑呵呵地说:“你小子,有眼光。英王家几个姑娘,我都见过的。就这个二姑娘,长得有几分将门虎女的气势。”
魏王妃也道:“二姑娘,长得有几分英王年轻时的模样。要个头有个头,要模样有模样,人又爽快,还有几分身手。我看,与长逊很相配。”
张长逊脸有点红,心里想,你们只说模样性情,怎么不说杨蓉出身名门,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