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凭他也上不了天。”
杨蓉道:“我们家那位,娶妾的心思真没有。不过,也常偷着跟人上平康坊玩乐。打量我不知道呢,我只是想开了。男人就这样,年轻嘛,长得好又不缺钱,人不风流枉少年。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心里还有我们母子,就这样过吧。到老了,自然就好了。”
杨荠道:“嗯,我们家陈大人,也是一样的。他为了跟上下搞好关系,常常约了去游西湖,或是去吃喝玩乐。有一次,说跟同僚去依然食肆吃饭。我正好也去那附近的寺庙上香,上完香就去依然食肆看看,顺便吃个莼菜羹。谁承想一上二楼,刚好有个小二给送鲜果,从门缝里看到,每个大人腿上坐着一个大美女,正脸挨着脸劝酒呢。给我气的,让外祖父给找了几个人,进去把他拖回家了。从那以后,总有人笑我河东狮吼。”
大家一听,哄堂大笑。
杨荞道:“给你们说个事,我家王先生以前的继妹,以前每年都找个借口上我家来打秋风。连吃带拿的,还常索要衣服首饰。这就算了,我也不差那点东西。她居然还想给咱大哥当妾呢,让我去说合。把我恶心的,跟王咏吵了一架,让他赶紧把那不着四六的东西给送走,以后不许踏我的门。没想到,第二年,就又厚着脸皮来了,装得没事人一样,要吃要穿,占便宜没够。今年没来了,听说嫁人了。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嫁给当地一家大户人家,当填房,过门就有四个继子管她叫继母了。”
众人听了又叹又笑。杨霏霏道:“七姐姐的大表姐,陈梅芳,待嫁年龄,还老是去别人家住。不知道是去做客,还是勾搭男人,差一点,就给三哥哥做妾了呢。”众人听她满嘴胡说,都收了笑脸。
杨依依瞪着杨霏霏:“杨八,你这张嘴,怎么这么欠?我那表姐是受害者,你有什么资格褒贬?当日是什么情况,外人不知道,两府里谁人不知道?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吗?”
原来,陈氏被杨侍郎接回府后,陈梅芳去看望她姑姑,说好住几天再回。恰碰上杨荀夫妇回都城探亲,是杨荀酒后无德,看陈梅芳长得不错,动了歪心思,趁着没人,上去轻薄。刚亲两下,让杨蕴看见了,喝令侍卫把杨荀打了一顿。之后,杨荀提出想纳陈梅芳为妾,陈祖父有些意动。陈祖母却坚决不同意,骂道:“哼,别以为杨家是世家大户,我陈家是农家小户,就想让我孙女给杨家做妾。我家也是出了四个进士的读书人家,女孩只当正妻,不攀附世家高门当妾。”
陈梅芳知道后就说了:“杨家高门大户,仗势欺人,杨家公子,无德无品。姑母让人欺了半世,如今轮到我,莫说做妾,便是当正妻,也是不肯的。就是五十岁嫁不出去,也不嫁德行不好的人家。”
那件事发生之后,英王和杨侍郎亲自上陈家致歉。把杨荀赶去任上,无事不许再回来。陈梅芳怕别人说闲话,影响其他姐妹,就去了洛阳,投奔大哥陈秀去了。经陈秀与大嫂蔡氏介绍,亲上加亲,嫁给蔡家四房的十四公子为妻了。
这次聚会,陈梅芳没来。倒是她妹妹陈兰芳,堂妹陈芳菊、陈芳桃三个人来了。听杨霏霏消遣姐姐,陈氏三姐妹都不高兴了。陈兰芳冷笑道:“出身有贵贱,正当自强不息。品行有高低,终是厚德载物。我知道杨八小姐出身高贵,嫁资丰厚。我陈家男子,以科举入仕。我陈家女子,以勤俭立身。虽无祖荫,也未必前程不好。倒是有些出身好的人,无德无才,以后不一定落个什么结果呢。”
陈芳菊也道:“我长姐,跟白先生学习数年来,大有长进。为人越发通透,处事越发炼达。自嫁入蔡氏,无人不赞。”
杨七道:“我四位表兄,皆以科举入仕,陈家门庭不一样了。我那些表姐们,都不愁嫁了。我大表姐,侥幸嫁入蔡氏。我二表姐陈芳竹定亲,可是扶风的名门马家,为了长房长孙的婚事,亲自来求的呢。三表妹陈兰芳也与京兆名门冷家订了亲,只等明年秋天就出嫁。杨荀那个混帐东西干得好事,你们还好意思提起,我都替五叔父脸红。”
插句题外话,陈家这一代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跟开了挂似的。
长房三子二女,陈秀在洛阳当同知。弟弟陈英现在上调豫州南阳当县令。三弟陈栋刚参加完第三次科举,是第九名的好成绩。陛下正考虑是外放,还是在中兴留任呢。长女陈梅芳嫁入河南名门蔡家。次女陈兰芳也与京兆名门冷家订了亲,只等明年秋天就出嫁。
二房二子三女,长子陈干去余杭当县令,跟李夫人的小女儿结了姻缘。二弟陈雄到柳州平县当县令,与当地的大族张家结了亲。长女陈芳竹,少时跟着陈氏启了蒙,也是聪明能干之人,人缘也好,后来得到王院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