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可能是把她当成临江的商业试点,只要干得好,不出乱子,也许就是重点扶持对象了。
想到这些,她看向肖记者,“这事你先别采访了吧。我回头给我爸打个电话问问,先把杨大强的职位下了再说。”
阮百合没想到,她只是借助前世知道的一丢丢发展,胡乱吹了一顿直觉准,江妈就同意了。
她还以为,至少得每天来劝几回呢。
惊喜来得太突然,还有几分如梦似幻。
“谢谢江伯母,那我等您的好消息。对了,我是想把后面的办公室和仓库都租下来,您帮我沟通沟通呗。”
江妈点点头,“你先用着吧,我先问问,回头给你个章程。”
肖记者看了江妈,两人一起长大,知道她是没好处不揽事的人,这其中怕是还有什么缘故。
于是笑着说道,“那采访的事,我们后续再谈,说不定以后你上我们省城晚报的机会多着呢。”
阮百合也不知道两人打什么哑迷,她的目标从始至终都只有杨大强,能解决他,不采访也没事。
既然目的达成,她就提出告辞,江棉非拉着她去房间玩,两人聊了会儿。
她才知道,江棉学的是司法,难怪一套一套的。
江棉也才知道,她不是什么有钱人家的闺女,是靠双手打拼,而且是带两个娃的寡妇。
但是,这都不影响她崇拜的心。
送阮百合出门都恋恋不舍,“百合姐,我过完年就要回学校了。我明儿去你店里给你帮忙吧?”
阮百合自然不会拒绝,笑着说道,“可以啊,不过很累的,你要有心理准备。”
“没事,在家无聊得很!”
“好,别送了,我走了。”
阮百合有点无奈,她送出了小院还不行,都送出了大院门口,再送就送她回店里了。
这里,离店里也就十五分钟的路程。
不过她们家这片的生活条件真好啊,要不是上了个厕所,都不知道,已经有抽水马桶了。
而东秀巷,还是白天排队上公厕,晚上用夜壶。
东秀巷职工也不少,可是这职工家庭和职工家庭之间,也差得太多了。
她决定了,搞钱盖房子,做自家的排水系统,争取明年也把自家的抽水马桶安排上。
江妈让她用仓库,还给了钥匙,她决定先用,反正看杨大强这情况,腊月二十八以前,都不会来公司的,他也许都不知道仓库放过货。
而且,江妈说了,杨大强没有仓库钥匙,之前管仓库的员工离职,钥匙都交在她的手里了。
要是顺利的话,说不准杨大强都过不了安稳年,想想就得劲。
这一趟,解决了一件半的事,她打算明天就去乌城。
乌城虽然不是试点,但是那边的人头脑活泛,不太像临江的,临江人的思维都是,找个铁饭碗扎根一辈子,说出去有面儿又实惠。
心情好,想着大家这几天都没好好吃饭,就去肉联厂买了肉,然后回到店里。
大家依旧很忙,放话让大家点菜。
然后去黄姐的摊子买菜,在后门旁边的桌子切菜,把帘子都拉过来挡上,就着店里的煤炉子做饭。
冬天黑得早,五点左右天就黑沉下来,她想了想,拿喇叭到后院录音,“幸福杂货店今日六点关门!”
她决定给自家的店取名幸福,好听又好记,争取像王家私塾一样,大家一听就知道。
提起来就说,今儿去幸福吗?
想想都美得冒泡,忍不住呲牙乐。
陈方圆刚从厕所出来,就看她乐颠颠的,洗着手,漫不经心的说道,“嫂子看起来很开心。”
阮百合看了他一眼,平时白皙修长的手,被水管里出来的冰水激得发红,看着都觉得暴殄天物。
“老三,炉子上有热水,下回倒点热的,要是长了冻疮,可难受了。”
陈方圆垂下眼,瞧瞧,这声老三叫得多顺嘴啊。
还是喜欢她叫“陈方圆”,哪怕是怒气冲冲的也行。
真拿不准,百合叫他老三,是不是像他叫“大嫂”一样,是为了刺激对方。
忍不住揉揉眉心,“我今天……”
“伯娘,我想吃红烧肉。”陈盈在后门探出头,点了个菜,又回去忙活。
“好。”阮百合不管她能不能听到,应了一声,抬脚往店里走。
越过了门,想起什么,回头问陈方圆,“你刚刚想说什么来着?下午咋了?”
“没什么。”陈方圆摇摇头,“我帮你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