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还知道收敛,表现的温柔可亲,如今大房没了人,她装都不装了。
甄氏头七还没过,手下第一得力干将祝妈妈就趁着湘云在灵前的时候带着几个婆子杀过来了,不顾屋里丫鬟的阻拦,把甄氏屋里挂的几幅字画摘下来,收进库房去了,美其名曰是怕香火把这些画熏坏了。
湘云知道后便嚷着要把她娘的东西都搬到自己屋里去,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有了占有欲,故大家也不奇怪,泽兰正好借着这机会,把甄氏的嫁妆整理好,搬到跨院保管起来。
甄氏的嫁妆不少,除了房地契外,还有些古玩字画,泽兰把一些贵重的锁进箱子里,只摆了几件摆在博古架上做装饰。
可陈氏夫妇居然连这点东西都不放过,一日下午,奶娘抱着湘雯来玩儿,湘雯一眼就看上了案上的一对儿玉碗,湘云没答应,倒不是她在乎这些(其实吧,也挺在乎的),只是不能任着他们予取予求,现在一对儿玉碗不算什么,以后呢,大房的东西还不被他们抢光了。
谁知湘雯一听她姐姐不给,立马张嘴大哭起来,奶娘赶紧哄,“云姐儿,就把玉碗给我们姐儿玩一会儿罢。”
湘云看她哭的可怜,也不忍心了,就拿了一个给她,谁知湘雯哐嘡把那玉碗摔到了地上。
湘云这下也怒了,什么倒霉孩子,得不到就毁了,以后还不反了天去。
她当即也哭了起来,“娘,娘你去哪儿了,云儿好想你……呜呜,你快回来嘛,云儿一个人好害怕……”
周围下人见她一个小人儿哭的可怜,也都忍不住抹眼泪。
陈氏这下才消停,她要再不罢休,就要引起公愤了。
第09章 让谁来抚养
甄氏的丧事办得同样十分隆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湘云偶尔会被带出来见见女客。大家见她小小年纪就没了父母,都不免惋惜。
加上她十分乖巧,也有礼貌,来吊唁的女眷们都很喜欢她。好几位夫人都送了见面礼给她。
王子腾夫人去贾府做客时,还说起湘云。
听王子腾夫人说,湘云还跟奶娘住在小跨院里,贾母不由皱眉,二房三房怎么回事?难道就把她们史家的长房长女丢在小跨院不管了吗?
第二日,贾母便带着王夫人和孙女元春去了史家。
陈氏、柳氏一听姑太太又来了,赶紧去迎。
“大姑娘越发标志了,瞧这说话做事的派头,满京城里再难寻出比大姑娘更好的来。”柳氏拉着元春,上下打量,只见她眉目端庄,与王夫人七分相似,却又比王夫人更多出几分灵气来。“老太太教出来的姑娘就是不一样。”
“就数你嘴甜。”贾母睨她一眼,脸上笑意满满,心中成就感也满满。
“我说的是真的,当年敏姐姐可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呢,我娘动不动就说,你看看人家荣国公府的敏姑娘,那才叫大家闺秀,哪像你,淘的跟个猴儿似的。”柳氏学了自己母亲的口气,逗得大家都笑了,自己也笑嘻嘻道:“我以后有了女儿,就抱去让老太太帮我养,”
“弟妹这张嘴真是……”陈氏笑着点了点柳氏的额头,“哪有父母都在,却把孩子给亲戚抚养的。”
贾母笑道:“老天保佑,你女儿可别和你一样爱说话,否则母女二人整天唧唧呱呱说个不停,鼎哥儿可闹死了!”
几人又说笑了一阵子,贾母才问道:“怎么不见云姐儿?”
“云姐儿热孝在身……”陈氏忙解释道,却被贾母打断,“她小小年纪不用讲究这个,”她看了眼元春,“你先去和你云妹妹玩,我们待会儿过去瞧她。”
陈氏心中一紧,贾母这是要视察内部情况了,立即使了个眼色给大丫鬟金铃,“你带姑娘过去罢,好生服侍着。”
金铃应是,带着元春往大房去了。
这边湘云已得了消息,却不让夏婶子收拾屋子,反而嚷着饿了,要吃饭。
夏婶子只得从大房的小厨房叫了碗肉粥来,因平时湘云都是自己吃饭,不用她喂的,故她今日也让湘云自己吃,自己则到外面去迎元春。
谁知一出去就被几个小丫头围住,聊起天儿来,把有客要来的事儿忘到了脑后。
元春自幼跟着贾母,常听祖母提起史家的事,对这位小堂妹也有所耳闻,听她父母早逝,心里先就多了几分怜惜。现下见房门口几个丫鬟婆子聚在一处说话,怜惜之情又添了几分。
进了屋子,却见一个穿着麻布素服的小女娃坐在小杌子上,正自己拿着小勺子舀粥喝,听她进来,便抬起脑袋来看她,嘴里还鼓鼓的,一口粥还没咽下去。
哇呀,这就是传说中的贤德妃么,真是水葱一样的美人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