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楼之湘云团宠日常 > 分卷阅读61

分卷阅读61

,翰林院侍读学士史鼎等为总裁官, 开局于内东安门。

谁料开局没两天, 梅大人就以老病乞休,皇上竟然也就允许他回家养病,升任史鼎为翰林院掌院学士, 同时担任史局监修。

事后,梅翰林幸灾乐祸的送来了礼物,恭喜史鼎升迁, 史鼎心里不知道把梅狐狸骂了多少遍, 平时处处抢风头, 到了关键时刻,居然做了缩头乌龟。

编史这活儿可不好干, 其中虚实真伪很难把握,一不小心会很危险, 看看历史上几个史官有好下场的, 司马迁被宫刑了……虽然这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班固的《汉书》写一大半也挂了, 后来的史官也多有被罢官免职入狱的……

可你敢跟皇上说, 我不干么?

不敢, 也不能, 他被封为忠靖侯后,朝中对此议论纷纷, 文官封侯的本就不多, 史鼎又这般年轻,这其中一定有蹊跷。

他对这样的反应虽早有预料, 这是皇上故意为之。只有这样,他才能一心一意效忠皇上,毕竟他已经没了退路。

而皇上让他修史,则是给他一个在清流文官中树立威望的机会。他若连这件事都做不好,也别在翰林院呆着了。

他要是干不好,断送了自己的仕途不说,也是打了皇上的脸。

因此,这件差事,不能出一点差池。

史鼎这几日一直保持着诚惶诚恐受宠若惊的姿态,在新的办公地点,开始艰巨的准备工作。

是的,准备工作就很艰巨,前朝的资料收集起来并不容易,有很多已经因为战事流失在民间,也有很多藏在前朝宗室手中,不愿献给官府,他们又不能明抢,以免惹出事端。只得派官员下去苦口婆心的劝说,威逼利诱各种方法用遍,乖乖交出来的也只是少数。

这个秋天,史鼎几乎每天都忙到亥时初才回来,人很明显瘦了一圈,年纪轻轻续了胡须,显得更加沧桑。

“老爷还没吃饭罢?”柳氏一边给丈夫拧热毛巾一边问。

“是呀,哪有时间吃饭。”史鼎接过毛巾擦了把脸,“这会儿天晚了,厨房可还有人?”

“我让琳琅去弄点就是了,”柳氏正要吩咐琳琅,就见门帘被掀起来,湘云提着个食盒走进来。

“云姐儿怎么这么晚还没睡?”夫妇二人都有些惊讶。

湘云笑笑,“午觉睡的时间长,这会儿睡不着,”她把食盒放在桌上,“我想着小叔肯定还没吃饭,就吩咐厨房做了小叔喜欢的点心。”

史鼎面上就露出几分欣慰,“云姐儿长大了,知道关心小叔了。”

柳氏也笑着摸摸湘云的脑袋,又疑惑道:“厨房还有人么?”

“我和刘嫂子说了,让她这几日晚些再回去,”和厨房的人搞好关系相当重要啊!

柳氏闻言赞许的点点头,心说这孩子没白养,不比亲女儿差。

史鼎这会儿也顾不上形象了,而且屋里这两个人都是他很亲近的,没必要端着,故此拿起点心大口大口吃起来。

柳氏又忙倒了杯茶来,“别噎着了,慢点慢点,”

湘云坐在窗边的小杌子上,见史鼎吃的差不多了,才问道:“我听杜师父说民间有些私修的史书,小叔为何不参考那些书,稍作修改不就行了么?”

史鼎苦笑,“哪有那么容易,这修改起来可费劲着呢。”

他见柳氏和湘云都一脸疑惑,便解释道:“编史书的人立场不同,所记载的史事就会不同,而现在民间私修史书的人大多是前朝的遗老,他们写的书,要改的地方太多了。”

“我大哥认识不少饱学之士,都是善于舞文弄墨的,让他们来帮帮忙你看如何?”柳氏出主意。

“这一点我早想到了,上了奏折给皇上,皇上却说等明年加开恩科,再从其中选择有才之士。”史鼎轻叹口气,“那些人初生牛犊不怕虎,肯定一心想着出风头,一不小心得罪了贵人,我们也得跟着倒霉。”

柳氏笑起来,拍拍丈夫的肩膀,“我本还以为修史书挺容易,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的。”

“这史书还不只是万岁爷满意就行了的,有些世家也得罪不起啊!”

“这和世家又有什么关系?”柳氏不解。

“像甄家那样,在前朝就是名门望族,先帝爷刚起义的时候,甄公是苏州知府,先帝爷两万大军攻打苏州城,甄公则两天两夜不开城门……”

“哦?那后来呢?”湘云好奇,她只知道甄家在先帝爷打天下时立下大功,却不知这之前还有一段这样的故事。

史鼎道:“后来宁荣二公进城与甄公商议了一夜,甄公才开了城门。甄贾两家也就是那时候结下的交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