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楼之湘云团宠日常 > 分卷阅读93

分卷阅读93

病了一场。

入秋才好转,出来找洪哥儿和湘云的事儿,大意就是他虽然不是保龄侯了,但仍是他们的二叔,他们姐弟俩对他不尊敬,就要背上不孝的罪名。

闹得最大的一次,就是嫌湘云把他房里一个通房丫头打发了。

那丫头偷了源哥儿屋里的东西,湘云如何还能留他?

史鼐气势汹汹的来找她,她就道:“我实在不知道那丫头是二叔的心肝,若是知道,自然不敢撵出去。只是如今源哥屋里丢了东西,我好歹该给他一个交代,我呢,年纪小,也不会撒谎,不如就把二叔刚才说的这些告诉源哥儿。她也是个孝顺孩子,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和二叔您生气。”

史鼐闻言,脸色顿时有些尴尬,他不在乎自己在女儿心中的形象,却很在乎源哥儿这个二房的独苗苗。

这是他们二房唯一的希望,如果源哥儿都都不尊敬他这个当父亲的。史鼐以后还怎么指望着儿子翻身?

他当即拂袖而去,没再纠缠。

湘云当家后,史家另外两个姑娘的日子反而好过了不少。湘云香还经常和两个妹妹一起读书画画,她有的珠花首饰,两个妹妹也一定不会少。

陈氏一直病着,湘云为她请了太医,这大半年一直吃着药,却没见好。

湘云猜测二婶大概是受陈家彻底败落的影响,又对史鼐心灰意冷。

湘云除了让湘雯多劝劝她,也没有别的办法。

洪哥儿如今不用去南安王府做伴读,却不能落下学业。史鼎就给他请了一位师傅,此人姓张,是上一届的举人。却因从坠马落下腿疾,无法继续科考入仕。

之前史局工作量大,这位张先生帮着做过一些整理文稿的杂事。

如今史局不需要这么多人了,他只能另谋出路。

史鼎是惜才之人,知他家中还有母亲要奉养,就让他给洪哥儿教书。

张先生学问虽不如南安王府的师父,教洪哥儿这么个小孩子还是足够了。

到了下半年,湘霓找到湘云,想让源哥儿也跟着张先生念书。

源哥儿比洪哥儿小两岁,前两年又因杜娘不在,耽误了些功课。

如今兄弟俩程度不同,不能一起读书。

湘云只能和张先生商议,能不能上午教洪哥儿,下午教源哥儿。

当然,束脩肯定是翻倍的。

源哥儿还在学四书的阶段,不用讲得太深奥,每天有一个时辰就够了。

此外,就是教源哥儿把字写好。

张先生觉得自己一个人能忙过来,就答应了。

史家各项事情都进入正轨,中秋节后湘云也清闲下来,这才亲自来甄家送节礼,顺便小住几天。

甄老太爷过了戌时才回来,换过衣服,郡主、甄净、甄凛来行礼。

老太爷对郡主道:“今日面圣,说了一下午,没来得及去后宫给皇后请安。听皇上说,皇后一切都好,让咱们放心。”

郡主应了,甄老太爷如今得了皇上青睐,甄凌在宫里的日子也不会太难,她自是放心的。

一家人说了几句话,郡主、甄净他们就回去了,只湘云和甄宝玉留下陪老太爷说话。

甄老太太听了几句,便出去了。

“皇上今日问我为何对番薯、马铃薯这些外来作物感兴趣,我说是受我外孙女的启发。那丫头喜欢新鲜东西,在自己庄子上弄了好几样。”甄老太爷看向湘云:“皇上就说,如果明年真能推广成功,也有你的功劳。”

第53章 是升还是降

湘云对功劳什么的倒是不太感兴趣, 皇上顶多赏赐点东西,总不会因为这个给她封诰命。她又不是第一个种这些作物的人。

“这不也是赶巧,让外祖父瞧见了。我之前也给旁人吃过番薯、大家都只是尝尝鲜, 只有外祖父想着这东西可以推广种植, 造福百姓。”湘云笑道。

甄老太爷对外孙女的反应十分满意,摸了摸她头顶。

甄宝玉在旁兴奋地问:“这就要开始推广了吗?”

甄老太爷颔首,“我今年在京郊庄子上试种的效果不错, 可见这番薯、马铃薯在陕西一带都能种活,再往南,土地更加肥沃, 应该问题不大。”

“番薯就是从南边传过来的呢。”湘云道。

甄老太爷说是, “但是我和皇上商量了, 南边的土地肥沃,雨水也多, 还是要多以小麦、水稻为主。番薯、马铃薯这些,还是在北方推广吧。”

甄宝玉点头, “不能因为这些东西占了原本的耕地。”

“前些年黄河泛滥, 从河南过来不少流民, 聚在长安周围成了盗匪, 皇上打算让这些人往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