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甩给她管,自己含饴弄孙。
但甄老太太说:“让云儿带着孩子去看看她的姐妹们,跟各府走动走动。有些关系还是要他们年轻人去维系。”
甄宝玉前两年在福建,许多人家都只是书信来往,如今回来了,是该去拜访一番。
像苏正家,就是必须要去的。苏正如今做了侍读学士,甄凌说,皇上有意让其任太子师。
湘云先带着儿子去忠靖侯府看小叔小婶,柳氏见了明哥儿也喜欢得不行,又给了不少东西。
接着就是去荣国府,贾母这两年身体不是特别好,林黛玉生了女儿,也十分虚弱。家里的事情还是王熙凤这位琏二奶奶管着。
湘云到荣国府没带儿子,贾母就怪她,“怎么不把哥儿带来让我看看。”
湘云就是觉得带孩子出门太麻烦了,还得让奶妈跟着。
她就保证说等明哥儿会说话会走路了一定把孩子带来给祖姑姑看。
湘云陪着贾母说了会儿话,就跟林黛玉去了她房里看林黛玉生的闺女。
小女婴是吸取爹妈优点长的,精致的像个瓷娃娃。
姐儿太小,湘云看了看,又送上表礼,林黛玉就让奶娘把孩子抱下去了。
湘云就问林黛玉这两年过得如何,两人虽经常书信往来,但许多事在信里不好说。
黛玉就轻叹一声:“有老祖宗在,我们一家三口是不用愁的。”
但贾母年纪在那摆着,等她老人家百年之后,林黛玉和王夫人这对婆媳少不得还有一番周旋。
林黛玉就有点羡慕湘云,“你婆婆待你像亲女儿一样,上回她来做客,说起你远在福州,话里全是担心。”
湘云就说:“我婆婆待我好,一是因为有皇后娘娘替我说好话,二也是因为北静王府这些年指望不上了。”
但王夫人的娘家却是如日中天,林黛玉要想在婆家过的好,只能靠娘家了。
她就安慰林黛玉,林如海明年任满,不知调到何处,布政使再往上就是总督之类的地方大员,若林如海真能高升,那可不比王子腾差,王夫人看在林如海的面上,也不会太为难黛玉。
二人聊了一会儿,又去看正在屋中备嫁的探春。
探春要嫁的是工部员外郎之子,家世普通,其父和贾政是同僚,有些交情。
湘云本来觉得这* 亲事只能说中规中矩,虽门第不高,但不用远嫁,对方家里人也都挺本分。
晚上,湘云和甄宝玉说了探春许配的人家。
甄宝玉却笑道:“三妹妹好福气,这位工部员外郎家的公子喜欢钻研造船,如今朝廷正需要这样的人才,皇上今日还说要召见他呢。”
湘云也有些惊喜,“原来是个技术人才,这样的人前途不可限量啊!”
甄宝玉颔首,“是啊,这样的人太少了,皇上十分珍惜。”他说着看向湘云,“我趁机和皇上提了下改良科举的事儿,改革科举的内容,才能培养出更多这样有一技之长的人。”
湘云点头,她这两年没少和甄宝玉灌输这些观念。“皇上怎么说?”
“皇上说此事关系重大,须得循序渐进。”甄宝玉道。
湘云睁大眼睛,“这就是同意了!”
甄宝玉笑眯眯点头,“不急,慢慢来,下一步就是让女子入仕。”他认真地看着湘云,“当年我答应你的事情,可一直记着。”
湘云愣了下,才想起很多年以前,他们两个好像聊过女子入朝做官的话题。湘云心中有些感动,抱住甄宝玉。
甄宝玉叹道:“可惜你已嫁做人妇,恐怕很难入朝为官了。”让女子入朝做官比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更难,他一直都把它作为长远目标。
湘云道:“没关系,还有下一辈。”下一辈不行,还孙辈、重孙辈。
甄宝玉垂眸沉思,湘云就静静看着他。这两年他身上的青涩褪去不少,沉默思索时,已多了几分沉稳气度。
半晌,甄宝玉抬眸看向她。湘云以为他要说关于此事的规划,谁知他轻笑一声,“那我们赶紧生个女儿,等她长大,正好能赶上。让她当个女宰相。”
湘云:“……”
第82章 全新的旅程
甄宝玉回京后仍在市舶司当差, 品阶虽不高,干得却是朝廷眼下最要紧的事情之一。
和海外诸国通商这事儿没太多前朝的经验可以参考,大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有好有坏。
好的倒还罢了, 一旦有些不好的影响,朝中立刻就有人提出海禁。
但甄宝玉反对此事,据理力争。
有官员说他是怕断了自家的财路, 也有人说一旦海禁,他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