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楼之湘云团宠日常 > 分卷阅读145

分卷阅读145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与海外通商,是希望可以了解整个世界的动向。

这其中自然是有挑战有麻烦的, 但越是如此,朝廷才能不断改进调整。

好在皇上对海外贸易并不反感, 一是因为这确实是一条财路, 二也是想增强对诸藩国的控制力。开创一个真正四夷来朝的盛世。

因为海外贸易和对外交流增多, 不用甄宝玉说, 皇上也能感受到从前的科举形式选拔出来的官员有点跟不上时代。

改革科举必须提上日程, 却又不可太激进, 引起文官们的不满。

甄宝玉连上几道奏疏, 皇上与内阁商议后都不甚满意。

这日湘云回忠靖侯府看小叔小婶,史鼎就和湘云说:“你们家宝玉真是什么都敢说, 初生牛犊不怕虎, 今儿在朝上跟翰林院的那些人吵得脸红脖子粗,他现在都被那些人认为是翰林院的叛徒了。”

翰林院的官员就是圣贤书读的最好的那些人, 自然不希望四书五经的地位有一丝一毫的降低。

湘云就问史鼎:“小叔怎么看这事儿?”

“我自然也是不希望改动科举内容的,这是读书人的根本。”史鼎道。

“可朝廷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人。”湘云道:“听说许多工部官员对工程水利一无所知,许多兵部官员,也不知排兵布阵、粮草运输都是怎么一回事,全是到了六部才开始学的。”

“从前几百年都是如此,有何不可?”史鼎道。

“这岂不是有些浪费时间?”湘云道:“如今因为海外贸易越来越多,朝廷要面临的新问题也就多了,有经验的官员尚且不知如何应对,若是对这些一窍不通的人,岂不是要抓瞎?”

柳氏听不懂他们说的,只是笑道:“瞧瞧我们大姑奶奶,听不得别人说自家相公一点不好。”

“才不是,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想法。”湘云道:“如果一时半会无法改变科举内容,那可以开一场加试。”

史鼎一愣,“怎么个加试?”

湘云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大意是把算数、地理、天文等方面的知识作为附加题。考生可以选择不考,但选考这些的学生可以更早的让阅卷官了解到他所擅长的,万一朝廷恰好缺这样的人才,就会酌情加分。

史鼎想了想,这个办法并未降低四书五经的地位,你若不屑于这些奇技淫巧,也可以选择不考加试。

次日,经筵结束后,皇上和几位翰林学士讨论起了改革科举的事情,史鼎就说了下加试的想法。

他如今还是掌院学士,另外几人听顶头上司这么说,就算不同意,也不敢反对的过于激烈。

皇上就说让史鼎回去写个折子。

最后,皇上同意了史鼎的提议,在下一届科举乡试后加一场考试,考生们自愿参加。

朝中还是有许多人反对,但这次都是冲着史鼎去的。

甄宝玉回家还和湘云说,忠靖侯真是好人,竟帮他分担了一些骂名。他之前也提出过类似想法,都被皇上给打回来了。

湘云一听,就知道皇上是在保护甄宝玉,他太年轻了,日后的路还长,要是因为这事儿把读书人全得罪光,以后再官场上路就难走了。

湘云就提醒甄宝玉回头要跟皇上谢恩。

甄宝玉回过神,第二日赶紧跟皇上姐夫道谢。

皇上笑道:“朕还指望你日后多为朝廷效力呢,自然不能让你树敌太多。”

皇上留他在宫里用午膳,君臣二人细聊政事。

甄宝玉就状似无意地说起自己很多想法都是受妻子启发。

皇上没想到这些新奇的想法竟来自于一个妇道人家,主要是其他的女眷,顶多关心朝堂上的权力倾轧,却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样根本的问题。

毕竟思考这些对于女眷们来说,没什么用处。就算科举真的改了,也无法改变他们的生活。

又过两年,皇上才意识到自己想的简单了。

江南织造行业空前发达,新式的织机出现后有更多的女工出来赚钱养家。

这些女工需要考核和管理,朝廷还需要有人和这些人沟通联络。

男子显然不如女子合适,一开始官员和大商贾只是派自家夫人出面,但不是所有夫人都懂丝绸织造之事,总会出一些纰漏,就有人雇懂行的商贾女子。

然后有官员上奏此事,他本是要弹劾江南某地官员雇佣了女子做小吏。

这时,甄宝玉就提出了要让女子入仕的想法,当然,他不敢一开始就提出让女子入朝堂中枢,只说各地方衙门可以统一选拔一些女子负责专业性的工作,比如算账、写文书等,类似女师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