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选用女子也是为了解决问题,官员们商量了几天,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也就没人再反对了。
贾宝玉前两年中了举人,进士却再次落第。贾母不想让他继续在国子监耗着了。就想拜托亲戚们帮忙,让他补个缺。
举人也是可以做官的,只是要看运气或者走关系,但品阶肯定不会很高。
正好朝廷需要派人去江南考察这些女吏的才能品行,登记造册。
湘云一下就想到了贾宝玉,只觉这位置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就让甄宝玉帮忙推荐一下,甄宝玉也觉贾宝玉合适,他心细,一定能发现女吏面临的困境,说不定还能提出改进的方案。
二人深谈一番,甄宝玉又仔细给贾宝玉讲了讲这件事的关键,不可因为怜香惜玉,就包庇那些和官员有勾结贪赃枉法的女性,那是救了她一个人,却断了所有女子的前路。
贾宝玉得知自己的差事时,确实是一心想护着每一个女孩子的,听了甄宝玉的话,才意识到这件事没这么简单。要想让女子能继续有自食其力的机会,就必须秉公办事,否则一定会有人借机禁止这种新的风气。贾宝玉虽知女子抛头露面,会面临很多麻烦和困扰,但他也知道,如果她们永远困于后院,就要永远受制于人。
二人谈了许久,贾宝玉不由感叹:“你虽比我小一岁,想法却比我更深远,当年读书之事是如此,如今这事儿也是。”
甄宝玉就谦虚道:“许多想法也不是我的,而是和云妹妹讨论出的结果。你回去也可和你家夫人聊聊。”
贾宝玉深以为然,林妹妹的见识一定比自己更广,想法也更周全。
甄宝玉做了两年京官,又被派去福晋、浙江等地巡查通商口岸。
甄家继钦差体仁院总裁后,又出了一个钦差。
湘云和明哥儿也随他一起去,一家三口虽然辛苦,却十分充实。
多年后,朝廷需要的女吏和女官越来越多,女学在民间出现。
朝廷必须要为女学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为此,甄宝玉夫妇奉诏进京。
众人还以为皇上要让甄宝玉负责此事,谁料皇上召见了湘云。
“史夫人对女学一定有很多想法吧。”皇上微笑看向湘云。
湘云丝毫不惧,大大方方的讲了自己的设想。目前一些民间的女学只是培养一些专门技能,好让一些家境贫寒的女子有机会自食其力。但培养这些女子的人还是男子,他们会把女子培养成他们需要的样子。
那并不是湘云真正想看到的,她想要的是女子有机会参与更多领域,官场、商场、制造、教育……
她就和皇上提出,朝廷需要办一座女学,为管理和教育更多有用的女子而培养人才。这些女子从官家女中选拔。因为她们大多读书认字,见识的多,培养起来更容易。
皇上道:“此事困难重重。”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也是困难重重,商鞅变法也是困难重重。任何的改变都会面临阻力和困难,但我们不能因为就停止改变。”湘云道。
皇上笑起来,“皇后眼光果然不错,既如此,此事就交由史夫人来负责吧!”
二十五岁,湘云被任命为女学的第一任校长,官居四品。
为人妻,为人母的她,如今为人臣,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第83章 很扯的番外
四月的金陵, 草长莺飞,熏风送暖。
两辆马车缓缓驶入甄府的西角门。
“来了,来了, 快去告诉二奶奶, 贾家的宝二奶奶和苏家姨奶奶来了。”小丫头急匆匆跑入院内,惊破院内安静。
屋里,湘云正靠在榻上打盹儿, 旁边五岁的甄仕明小朋友坐在桌前,小胖手握着毛笔,认认真真的写大字。
听到外面的动静, 湘云一骨碌爬起来, 拽起儿子就往外跑。
今年甄宝玉巡查华亭口岸, 湘云则带着儿子住在金陵老宅,一是要清查金陵的田庄店铺, 二也是要见见甄家在金陵的族人们。甄老太爷和甄老太太也跟着来了,郡主去甘肃陪甄奉年, 老两口就索性跟着孙子孙媳回金陵逛。
来金陵后, 湘云把该忙的事情忙完, 入了四月就清闲下来, 不是陪着两位老人家说话, 就是给明哥儿开蒙, 想找个相熟的姐妹聊聊天儿都没有。
就在闲的快长毛的时候, 贾府宝二爷来信,信中说林黛玉自生下一个女儿后, 身子就不大好, 王夫人又整天惦记着把袭人抬成姨娘,婆媳各种闹别扭, 林妹妹心情郁闷,身体越发不好了。他这个做丈夫的也是担心不已。
甄宝玉就在回信中提议,让贾宝玉夫妇来江南住,反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