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人口并不多,比起周安所在的村子,人要少得多。
不过这个村里的人们十分团结,不管谁家办喜事丧事,基本上都会来。
所以今天的院子里面,那叫一个热闹非凡,大伙儿聚在一起,一边嗑着瓜子儿一边闲聊。
“哇!你们闻到没?好浓的一股肉香,闻着像是扣肉的味道!”
“闻到了!我还闻到鸡汤的味道了呢!那味儿可真香啊!”
“听说赵兰家的这个女婿呀,是吉林长白山那边的,是个有本事的猎户,家里不缺肉吃不缺钱花,小蓓嫁过去可算是享福咯!”
“哈哈!那男娃我见过,可疼小蓓了!知道小蓓有工作走不开,还专门到咱们村来办婚礼呢!”
“……”
村民们叽叽喳喳地闲聊着,语气中都是羡慕和祝福。
周大力今天穿着新买的蓝色正装,站在院子里帮着招呼人和添茶倒水。
小蓓姐此时和几个女知青们在屋里,正在换衣服梳头发。
在这个年代化妆品的种类非常少,大家基本上也不咋化妆。
这个年代的女性强调的是劳动美和朴素美,别说涂啥粉底液了,连口红都很少用。
结婚的时候虽然不化妆,但衣服和头发都会好好弄弄。
今天的小蓓姐看着就精神,一身大红色喜庆的衣服,连鞋子都是漂亮的红色。
用梳子蘸水梳理头发,编好辫子,绑上红色的漂亮头花。
虽然不施粉黛,却有着这个年代独有的女性之美。
宾客差不多都到齐之后,便开始举行婚礼了。
这个年代的婚礼流程还挺简单,由村长当证婚人。
没有旧社会的拜天地,而是在大家的见证下,一起宣读结婚申请书,并且向伟人的画像鞠躬。
简单的仪式过后,就迎来了宾客们最期待的流程了。
搂席。
今天的宴席估计是蛤蜊村有史以来,最隆重最豪华的一场。
不仅有扣肉、棒子鸡鸡汤、红烧鹿肉、红烧狍子肉,还有东北人都爱的酸菜猪肉炖粉条。
“上菜喽,上菜喽!”
“嘿嘿!终于上菜了,刚才就被那香味儿馋的要死!总算能吃上了!”
“嚯!还真是扣肉啊,果然没闻错!”
“呀!鸡汤!这鸡汤熬的可真好,颜色透黄透亮!”
“这一盆是烧的啥肉?看着也好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