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共和国刑侦要案全纪录 > 古城血影:正义的破晓之战

古城血影:正义的破晓之战

们去拼凑完整。

经过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诸多细节逐渐清晰:死者年龄在 28 至 32 岁之间,是被强奸后又遭掐勒,最终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死亡时间在 12 个小时以上。通过对现场足迹和其他线索的分析,推断罪犯年龄在 25 至 40 岁之间,身高 1.70 至 1.75 米,作案时骑一辆“28 型”杂牌自行车。而且,从现场周边环境及线索推测,罪犯可能到过机场或在机场附近居住、工作,从事体力劳动,生活条件较差,并且极有可能有流氓、抢劫犯罪前科。

鉴于案情重大,一个由部队保卫处和公安机关联合组成的侦破组迅速成立。随即,一套详尽的侦破方案出台:其一,通过新闻媒介广泛传播消息,发动群众力量,发布《协查通报》全力查找尸源,重点锁定周围农村来保定探亲、打工人员。同时,尽快查出死者遗物产地、销售情况,最大限度缩小查找尸源范围,争取从源头获取更多线索。其二,全力查找罪犯足迹样鞋,以及作案用的自行车。这两样物品可能是锁定罪犯身份的关键物证,只要找到其中之一,就有可能顺藤摸瓜揪出凶手。其三,在大范围摸排的同时,对现场周围展开更加深入的调查访问。侦查员们深入周边每一户人家,与居民们耐心交流,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目击者,力争发现嫌疑目标。

部队保卫处对内部及上千民工进行了全面摸排、走访。保卫干事小王,在对一名民工进行询问时,发现他对案发当晚的情况闪烁其词。小王立刻提高警惕,对其进行了更细致的盘问。经过一番周折,最终确认该民工只是因为害怕被牵连而不敢说实话,与案件并无关联。虽然排除了一个疑点,但类似这样的排查工作,每一个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公安机关对附近乡村及城区逐人逐户调查了解,获取了数十条线索。侦查员小赵在整理线索时,发现其中一条价值较大。9 月 21 日晚,一对青年男女在机场路旁谈恋爱,约 20 时,见一中年男子骑自行车驮一妇女向现场方向走去,这二人与受害人及罪犯特征吻合。小赵立刻将这条线索汇报给专案组,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对现场的分析判断,让案件的线索逐渐交织在一起,为侦破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周时间转瞬即逝,尽管侦查员们日夜奋战,但案件侦破工作进展依旧缓慢。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侦查员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焦虑。他们围坐在桌前,眼神中透露出不甘与执着。

他们回顾着这一系列案件,无名女尸、中年男子、火车站、荒郊、死者脖子上的扼掐痕、牛皮带、毛巾……这些元素在他们脑海中不断盘旋。突然,仿佛一道灵光闪过,他们似乎找到了一条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的主线。

黎明时分,天际泛起鱼肚白,微弱的曙光透过窗户洒在侦查员们坚毅的脸上。指挥员果断地打开手持电台:“20、20!请立即通知召开紧急会议……”

在会议上,侦查员们对案件进行了全面梳理:犯罪分子选择作案的时间都在晚 10 时前后,如同一个精准的恶魔时钟,每到这个时刻就开始作祟;地点以保么路为主线散射,均选在与公路干线 500 米至 1000 米的坟地、麦田,这些偏僻之地成为了他罪恶的舞台;被害人多为外地妇女,她们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遭遇了灭顶之灾,均被强奸、抢劫,并掐勒致机械性窒息死亡,手段极其残忍;幸存者、目击者反映的罪犯体貌特征与几起有足迹现场的案件分析结果一致,勾勒出了罪犯大致的轮廓;六起案件己有三起证明被害人是犯罪分子从火车站领出的,火车站似乎成为了罪恶的起始点;所有遇害妇女身上均找不到能证明身份的证件,犯罪分子试图以此来掩盖罪行,逃避法律的制裁。

基于这些梳理,会议确定了侦破责任制和定期进展通报、联席会、例会制度,组成了总指挥部,对工作部署进行了全面调整:

1. 精准摸排:摸排的对象聚焦在符合罗圈腿等体貌特征的人员上,进一步缩小年龄段,由 25 至 40 岁缩小到 35 至 40 岁,身高范围也精确到 1.74 至 1.76 米。重点排查心理变态者、有强奸、抢劫犯罪前科的劳改、劳教释放人员。侦查员们深知,这些人具有较高的作案可能性,必须对他们进行详细排查。

2. 扩大范围:摸排范围从市郊、清苑,向以保么路为中心的更大范围扩展。撒下更广阔的网,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罪犯的角落。

3. 严密布控“两站”:严密控制“两站”,继续派侦查员带汪丽守候,守候时间由每晚 18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