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处在父母的位置上,肯定也会选择将孩子送往更好的学校就读。
徐新枫接着说:“有能力的家庭都把孩子转走了,留下的都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些学生穷到连每月一百元的住宿费都交不起,每天要徒步几十里山路来上学。
大家听了都很沉默,只是叹息。
然后徐新枫情绪激动地说:“这些孩子们为什么如此努力学习?不就是为了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吗?高考可能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机会。
作为教师,我们怎能因为学费的问题而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做不到,至少在座的各位都做不到。
我们一直在坚持,这一坚持就是多年。陈书记,我们真的坚持不住了,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但我们实在无能为力了,我们需要生存啊!”
谈及徐新枫,他的声音已然哽咽,感性的女教师当场落泪,其他男教师也无不眼眶湿润。
陈默默默点头,心中并无责怪这些教师之意,只是自责作为书记未能尽职。他来到长阳县已有半年之久,竟未察觉县里唯一的高中已陷入如此困境。
陈默内心愤懑不已,痛斥那些在2008年制定政策,将县一中视为负担抛弃的决策者。
难道他们不知道“再穷不能穷教育”吗?县一中是全县唯一为长阳县培养人才的地方,虽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大学毕业后都会返回家乡,但总会有部分人会回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这样的领导决策让谁还愿意回来呢?这不仅是断了希望,更是剥夺了贫困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