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潼关

第三百三十五章 潼关

第三百三十五章潼关

“什么化整为零,领没领过兵啊,真要是把将士散下去,要不了两天,你就一个都见不到了!”

沈文俊说着自己反对的理由,而道理也很简单,如今的大明虽然有户籍制度,但是还处于收复故土的时期,这户籍制度也称不上有多完善。(a?零?点{??看×+书?/¤ ¥,最^?°新?°?章^节-′!更¥{+新_快a

对于大部分寻常百姓或许不算什么,毕竟百姓很少会进行大规模的流动迁徙,因为害怕变成没有户籍的流民。

但是对于这些军户来说就不一样了,不完善的户籍制度代表着有漏洞可钻,而军户就是乃是贱籍,世代当兵,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断了香火,因此如今只要是能活下去的好人家,真没有多少人想要落军户。

如今的这些将士,全都是无可奈何的苦命人,压根就没有选择。

因此在军队集体中倒是还好,但若是让这群士卒们单独行动,往日里成建制的打仗的时候都还会有逃兵呢,更何况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

到时候的结果都不用好奇,定然是当了逃兵,化身流民随便找一个地方藏起来,待到风头过去,在冒出来,重新登上户籍,从军户摇身一变成为农户或是其他良籍。,x/l.l¨w.x^.+c~o+m.

但是朱棣听的却是眼前一亮,沈文俊所担心的那些事情,朱棣却是觉得,若是让他练出来的那些兵去的话,倒是并不一定会发生。

别的不说,反正朱棣对自己最开始的那一千人绝对是信心十足,后续补过来的那五千人,朱棣也有个七成的把握。

这些人若是如沐英所说的化整为零,那未必便会像沈文俊担忧的那样。

这时,沈文俊看出了朱棣竟然有些意动的样子,顿时觉得自己像是见了鬼,怀疑朱棣是不是疯了?

这也不怪沈文俊,毕竟他能看出来朱棣练出来的兵不同凡响,但是却不知道这些兵不同凡响到了什么程度。

正想要再劝,可是沈文俊突然又想到,他为何要劝,朱棣干傻事和他有什么干系。

两军还未开战,就因为朱棣的指挥失误,导致出现了大批的逃兵,这绝对是一个重罪,就算输朱棣是皇子,若是朱元璋不想激起武将集团的愤怒的话,也要从严处理。

而沈文俊可是巴不得朱棣这小子早点死呢。

最终,朱棣还是同意了沐英的办法,而这化整为零的人选,自然便是最信任朱棣,同样也是朱棣最为信任的那些老兵了。`x~q?u·k?a_n.s.h¢u*w-u/.-c?o′m!

最初的那一千人不用想,全都要带上,再从剩下后补进来的那五千人中,选了两千个平日里表现最好最积极的。

总计三千人,将要分化成十几个商队,从不同的关隘走进陕西的地界。

伪装商队其实没什么难的,陕西不缺矿,不缺粮,但是朱棣这里有一样东西,敢以性命担保对方绝对十分稀缺。

糖!

上好的白砂糖!

糖这东西,在后世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调味料,在一些人的眼中还是深恶痛绝,是需要和油碳水脂肪一同戒掉的东西。

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这东西绝对是一个紧俏的物品。

尤其是白砂糖,而恰好,周远便教过朱棣他们制作白砂糖,且在原理讲明白后,至少在周远的这些学生中,白砂糖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

馋了,自己架一口锅,原材料也无非是甘蔗和甜菜。

其实一开始,李景隆也曾想过要不要做糖的生意,但是考虑到甘蔗的种植时间,当时想要办厂时都已经深秋了,而甘蔗一向不是大明的主要种植物,就算是想要搞,那也要等明年,所以最终选择了纺织业。

但是这里,甘肃,恰好是甜菜的主要种植地区之一,甚至于金川甜菜,还是当地的一大特产。

这东西,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能稍微代替饴糖的作用,但是肯定是比不上主粮的,所以当朱棣拿粮食和百姓们换甜菜,几乎是一呼百应。

然后便是让陈启光暂且放下造火器的工作,而是领着这些匠户们帮着开始制糖。

这一系列的举措,皆都让沈文俊看的目瞪口呆,毕竟无论是朱棣东搞西搞,便弄出来这么一大堆品质高的可怕的白砂糖,还是朱棣竟然真的放心,将白砂糖这么珍贵的东西交到一群连监军都没有的兵丁手里。

这不就是在诱惑着这群兵丁们当逃兵的选择上加码么?

反正沈文俊此时扪心自问,如果是设身处地的身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