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89章 五马分尸

第89章 五马分尸

。_兰¨兰.蚊.血. !冕~费?悦!渎!

抬眼望去,只见曾国藩一身便服,坐在巨大的书案之后,案头堆满了紧急军报和地图。

不过一年光景,这位湘军统帅仿佛又苍老了十岁,两鬓霜色更重,眼窝深陷,面色是那种久病似的青黄,只有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深藏着挥之不去的忧虑与疲惫。

“毓橘!”曾国藩看到是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随即又被更深的沉重覆盖。

他挣扎着想站起来,彭毓橘已快步上前扶住他:“大帅保重!”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啊!”曾国藩紧紧抓住彭毓橘的手臂,力道之大,让彭毓橘感到一阵微痛。

他拉着彭毓橘到巨大的舆图前,那上面用朱砂和墨笔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箭头和符号。

“你看,”曾国藩的声音带着一种心力交瘁的沙哑,“张总愚、任柱,此二酋凶狡异常,不踞城池,专以马队剽掠,飘忽如风!我湘军旧部,多已裁撤归农,所余无几。新募之勇,仓促成军,步卒为主,如何追得上这些四蹄生风的流寇?”

他枯瘦的手指在图上焦灼地滑动,点过河南、山东、苏北、皖北那些被捻军蹂躏过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廷催逼甚急,责我迁延……可这仗,难打啊!”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整个瘦削的肩膀都在颤抖,旁边侍立的幕僚连忙递上参汤。

彭毓橘的目光随着曾国藩的手指在舆图上移动,那些熟悉的地名——菏泽、曹州、亳州、颍州……每一个名字背后,仿佛都浸染着血与火。

他沉声道:“大帅,步卒虽钝,然结硬寨,打呆仗,以静制动,步步为营,压缩流寇空间,此乃我军昔日克敌之长策。捻匪再飘忽,亦需就粮就水,总有被我逼入死角之时!”

曾国藩喘息稍定,看着彭毓橘眼中那份熟悉的、岩石般的坚毅,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苦涩的慰藉:“知我者,表弟也!然则……”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透出更深的不安与无奈,“朝中……风向已有变。李少荃(李鸿章)淮军新锐,火器精利,颇得……颇得圣心眷顾。

此番剿捻,恐非我湘军旧部独力可支,亦非我曾国藩一人可主沉浮矣。”

最后一句,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凉。

彭毓橘心头一凛。李鸿章!这个名字,连同他那支装备着洋枪洋炮的淮勇,近年来在江南剿灭太平军余部的战事中声名鹊起,俨然已成朝廷新贵。

一股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蛇,悄然爬上他的脊背。

他沉默片刻,抱拳道:“大帅,无论风向如何变,毓橘唯大帅之命是从!湘军儿郎,血未冷!我这就去整顿新募的湘勇,结寨扎营,步步为营,定将这捻匪逼入绝境!”

寒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抽打在兖州城外新扎的营盘上。

营栅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在昏沉的天光下泛着惨淡的光。空气冰冷刺骨,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刀割般的寒意。

彭毓橘站在辕门前,望着营中景象,眉头紧锁。

新募的湘勇,多是些面黄肌瘦的农家子弟,衣衫单薄褴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他们笨拙地操练着,手中的长矛、大刀、抬枪、鸟铳,多是些陈旧甚至残破的兵器,与昔日吉字营的精锐相去甚远。

动作生涩,阵列也显得松散。几个小头目在队伍中来回吆喝,声音在空旷的雪地里显得格外无力。

远处营房角落里,一群疲惫的士卒围着一堆微弱的篝火,蜷缩着身体,贪婪地汲取着那点可怜的热量,火光映着他们冻得发青的脸颊和麻木的眼神。

“大人,粮草又短了。”营务官搓着冻僵的手,哈着白气,愁眉苦脸地凑过来禀报,“说是淮军那边催得紧,先尽着他们了。咱们这拨,还得再等两天……”

彭毓橘没有作声,只是下颌咬得更紧了。他抬眼望向营盘东面。

那里,淮军的营盘扎得更高,更气派。崭新的深蓝色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营门高耸,哨兵身上的号衣厚实整洁。

辕门外,一队队身着统一号衣、扛着崭新洋枪的淮勇正在开拔,步伐整齐划一,踩在薄雪上发出“嚓嚓”的脆响。

那队伍中,间或能看到几门用骡马牵引的、擦得锃亮的钢炮炮管,在灰蒙蒙的天色下闪着冷硬的光泽。

偶尔有淮军军官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亲兵趾高气扬地掠过湘军营门,眼神扫过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