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芜第一个先态道:“我不认同。”
刘邦身边,能把天下的时势说得条条是道的人不多,结果两人还唱起反调?
“居于人下,寄人篱下,虽然占了便宜,也会受制于人。”刘芜将利害关系分析道来,要不是没有办法,投奔去的人,一定得受冷板凳。
刘邦在这点上是有意识的,是以非常认可的道:“那不太好。咱们人不多,也入不了人的眼,结盟可以,居于人下,受制于人,不愿。”
范夷笑了,同刘邦道:“今日我们拿下丰邑,此事必为泗水郡所知,一旦泗水郡守发现我们出头,大的人他们不敢打,就会把主意打到我们身上。若几路兵马将我们包围,我们如何破局?”
刘芜在此时接上话道:“那就一个个的打,他们的兵马不会同时赶到,我们逐个击破,一定可以。”
得了,刘芜既然说到各个击破,范夷道:“你如何知道谁先来的?”
“己经派人往各地打听消息。”要不然刘芜为何提出管消息渠道,她就是想到消息关系重大,能够提早前的了解到各方面的消息,关系着战局的胜负。
万事开头难,刘芜知道,也正因为知道,刘芜才要把事情握在手里,中心思想就一个,尽可能的握住消息,为他们争取战机,良机。
范夷惊觉,好样的,刘芜打一开始就知道最重要的就是消息来源。有精准的消息渠道,不怕事。
几路兵马齐来怎么了,她不怕。
审视的目光落在刘芜身上,范夷真是觉得,刘芜可以。
“范先生,投奔的事我们看看再说?”刘邦听着刘芜和范夷吵完,结果是刘芜赢,刘邦还得问问范夷,别把范夷气出个好歹。
“且看小娘子手里的人能不能拿到有用的消息。”范夷不评价,而是要等着看看刘芜到底建成一个怎么样的消息网了。
刘芜此时此刻想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多,打仗费钱的,粮食,铁矿资源,各种各样生活的用品,盐和糖等东西,刘芜是知道自家的盐的,那一大块的盐,还贵,连菜里放的盐都斟酌再斟酌。
刘芜想到的是,要是能把盐握在手里,还怕没有钱吗?
同样,只要有盐,不怕手下无人,更不怕消息不灵通。
可惜,不临海。
刘芜瞅了刘邦好几眼,瞅得刘邦一阵阵毛骨悚然,“怎么了?”
“没事。”刘芜知道问题多,刘邦的日子不好过,没家没底,纯靠自己领着自己的兄弟一刀一刀拼出来的人,不像那些世族有人相助。
没有人可以帮他们,很多事要做,无奈必须要停下来缓一缓,努力的做,才有以后。
不急,不急。
第一步迈出来了,不怕以后有人不知,不怕到后来的事做不成。
三千兵马有三千兵马的做法。
吐了一口气,刘芜努力让自己稳下来。
刘邦终是不放心,等没人了,扯上刘芜的耳朵,刘芜打得他手都红了,“说了不许捏我耳朵。”
“刚刚在想什么?”刘邦何许人也,能察觉不到刘芜的情绪变化?让刘芜打得是痛,也是想让刘芜出出气。他必须仔细问问情况。
刘芜想不到刘邦竟然为了这事专门问的她,看起来有些担心她呢。
“我是想到咱们现在人少,不知道能不能守住,有些担心。”不算说谎,道理是相通的,刘芜单纯操心,有挣钱的本事愣是因为没有实力,不敢亮出来,不断的苟着苟着,也郁闷的。
刘邦挥挥手不以为然的道:“那有什么。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咱们跑。”
心态之好,让刘芜一滞。
“咱们本来也是什么都没有,输得起输得起。你以前也输得起,怎么现在倒是输不起了?”刘邦挑眉问起刘芜,想刘芜养好心态,他们刘家本就一无所有,再差不会比以前差。
“你忘记了,我们家那个时候你想吃蛋,你二伯母一看你吃蛋就阴着个脸。上回在沛县县衙你再当着她的面吃蛋,她可是半句话都没有再说。”刘邦拿着刘二嫂来举例,刘芜……
刘邦拍拍刘芜的肩道:“小孩子家家的,少操心不该你操心的事。我们家的事轮不到你担。你老子别的本事没有,放心,就算你搞砸了,让我们家跟从前一样一无所有,那也没事。不怪你。”
刘芜啊,终于明白为何那么多人愿意跟着刘邦混了!信你的人,愿意用你,更是清楚明白的告诉你,放手去做,不用顾忌后果,无论发生什么事,他担得起,不怪人。
“行,我知道了。”刘芜心下大定,对呢,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