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控制住皇帝,想怎么搅动风云都是容易的事。
可惜,他们以为刘邦蠢?
开的哪门子玩笑,他们想要一个可控的皇帝,刘邦还不乐意了。
刘芜在,给了刘邦底气,哪怕是吕雉在一定程度上都让刘邦稍松一口气,能把吕家拍老实,不让吕家掺和朝堂上的事,一回一回的把企图推出来的吕家拍回去的吕雉,心里清楚的知道大汉天下才是她立足的根本。
天下得安,她皇后的位置,太后的位置都会稳如泰山。
到目前为止,吕雉的表现都不错。
而刘恒当年虽然是一众兄弟中最小的一个,架不住从小稳得住,刘邦的继承人可选择的人本就不多,刘芜早己表明,只能是刘邦和吕雉生的孩子上位她会一心一意的辅佐,换成别个人,她一准要把天下闹得大乱。
刘盈不用说,都想让刘芜去和亲匈奴,刘芜自那以后连丁点好脸都不给刘盈,那就是放弃的姿态。
刘恒,在刘芜坚定不愿意成为皇帝后,便注定是下一任的皇帝。
好在,刘恒到目前为止都表现不错。
“请留侯指点。”张良失神想得太多的时候,刘恒那儿也把求贤令写好了,张良一看评价道:“上佳。陛下的诚心,天下人都会感受到的。”
刘恒听得面露喜色,但刘恒也知道,张良夸赞归夸赞,这纸诏令想要下达,他得拿去让吕雉和众臣看上一看。
吕雉一看也是赞许道:“陛下己然懂得治国安天下须揽天下之才,诚心求才,甚好。”
听得刘恒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都是阿姐教的。”
吕雉一笑,对刘恒在刘芜的教导下越来越好,心下高兴着。
“让人用玺,昭告天下。”吕雉不曾犹豫,对刘恒亲自写下的求贤令,以求得天下之才的做法,分外的认同。她为大汉掌权,试过权力的滋味,在最后定然是要将天下交到刘恒手中的。
刘恒是要开始学着如何撑起天下,更要想清楚要怎么样才可以撑起天下。
求贤令,朝堂上的臣子多是出自沛县,功臣们随着刘邦打天下,治天下,可也老了。
萧何己然告病在家,身体怕是不成了。
剩下的曹参,王勃,陈平,周勃,他们都不算太年轻。
人才是有的,吕雉那儿几年的时间也养出不少的人。
可是想要能及萧何他们这些人的太少。
太学那儿虽然建起,又怎么可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养出一众国之栋梁。如果栋梁之才有那么好养,就不会无人可用。
吕雉知道刘芜的主意多,为了不让大汉受制于人,无才可用,养不了那么快,就征召天下的人才好了!
一个沛县的人才都可以让大汉建立,征以天下人才,一定可以让天下大治,有人可用。
刘恒亲自写下的求贤令,昭告天下之时,引起无数人好奇。
他们记得不错,当今大汉的皇帝十分年轻,不,应该说小。
还小的皇帝能写出什么样的求贤令,莫不是闹着玩的。
等有人读完解释清楚求贤令上的内容,再无人敢说刘恒是闹着玩的了。
刘恒在前道出大汉建立之艰辛,尤其指出天下大乱百姓无家可归,无地可种之苦。大汉建朝,以民为本,以令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然治国安天下,非一人可成事,故,刘恒这个皇帝以求天下贤才以自荐,治国安天下有功者,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哎哟,治国安天下也可以封侯拜相。
刘恒在最后更是指出,他尚年幼,对治国安天下的办法所知不多,故而盼着能够有良才以自荐,不愿意为官而愿意为师的,他也十分欢迎。+8`6*z?h_o′n¨g·.-c!o*m,
虽然用词不见华丽,字里行间情真意切,那是真的盼着有人能够自荐之,好让他能够得到人才。一个孩童的真心,谁人看在眼里会毫无触动?
慢慢的,人往长安去,很快各类的自荐之人都往各家投自荐书。
刘芜继续给刘恒出主意,凡有意自荐的,可以在长安城正中央的一处箱子里投以自荐信。
那么一个箱子里,上了锁的,为了保证这里面的东西只有刘恒才能拿到,刘芜一开始安排一场测试,邀请天下最好的开锁匠尝试开锁,并且早有言在先,能开这个锁的人赏金百锭。
整这一手的刘芜,当时都让人震惊住。
震惊归震惊,总是要有人去试着能不能开锁的。
第一个开了,开了之后的刘芜当下让人把百锭的金给到人。
半个月后刘芜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