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 > 第206章 助燃物是什么呢?

第206章 助燃物是什么呢?

门外汉?

汪鱼举手问道:“吴卿,我有个问题想请教。”

吴巨挑眉,他认得汪鱼,这么多制瓷大师慕名而来,瞒不过去,乔晦早已告知此事,并问是否要驱逐他们。

然而此时正值用人之际,缺的就是有经验的工匠,所以他并未打算赶走这些人。

只要他们不另起炉灶,吴巨便不会找麻烦。

通常来说,他并不排斥竞争,正如毛笔一事,有人生产有人销售,理所当然。

但若有人窃取技艺另立门户,那就另当别论了。

对此,吴巨绝不能容忍。

目前看来,这些大师还算本分,似无离去之意,一心学习制瓷技术,工作也很努力。

“请讲。”吴巨微笑回应。

“不敢当。”汪鱼忙摇头摆手,随即问道:“我想请教一下,您在烧制瓷器时,是如何控制窑内温度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吴巨略作沉吟。

烧制瓷器时,窑炉温度极高,但他目前无法制作现代的电阻温度计或压力式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和玻璃温度计虽然可以制作,但由于玻璃不缺且提炼水银技术已成熟,对烧瓷而言毫无意义——它们根本测不到如此高的温度,而且到底是先测出温度还是玻璃先炸,实在难以预料。

“你们现在都用什么办法测温?”吴巨问。

汪鱼愣了一下,答道:“我们有两种方式,一种算不上法子,就是靠眼睛看,凭感觉判断;另一种勉强算个法子,是在窑炉里吐口水,看水珠跳跃的程度。”

吴巨听到第二种法子时微微一愣,他曾听闻古代工匠有这样的做法,没料到竟是真的可行:“这种法子你们能掌握吗?”

众人互相看看,说:“容易学会但难以精通。”

吴巨心下了然,立刻想到一个法子:“我这儿有个叫‘火照’的方法,你们愿意学吗?”

“愿意!当然愿意!”

众人兴奋点头,从青瓷到白瓷,再到氧化焰与还原焰,大家都对吴巨佩服不已,深信他的法子一定好使。

吴巨点点头道:“这法子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同样得靠经验,但总比吐口水靠谱得多。”

他走到摆放半成品的工作台旁,目光扫视一圈,拿起一只上了釉的瓷碗。¢比?奇¢中¨文¢网? -追,醉/歆_章.截_

“吴大人,那件是次品。”一位留着山羊胡的人低声提醒道,制胚上釉时难免会出现瑕疵无法使用的瓷器,吴巨拿的正是这样一件。

吴巨笑了笑:“我知道,我就是要次品。”

话音刚落,只听“啪”的一声,他将瓷碗一角掰下,在上面钻了个小拇指大小的孔,然后取一团粘土,把这块角固定在粘土上。

“这就是火照。”吴巨将东西递给乔晦,乔晦看了看,又递给汪鱼,众人依次传阅。

每次烧制瓷器时,都会在窑膛中放置火照,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个,通过观察釉色的变化就能了解窑内的温度。”吴巨微笑着解释。

汪鱼拍手称赞:“这方法实在巧妙,以小见大,令人叹服!”

众工匠也连连点头:“这么简单的主意,我们怎就没想到?真是枉活了几十年。”

吴巨笑了笑,这本是宋代流传下来的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汪鱼接着问:“吴大人,能否详细说明一下具体操作呢?可以举个例子吗?”

“对啊,该怎么判断呢?”众人附和。

吴巨额头冒汗,心中暗想:我哪知道具体的判断标准。

他擦了擦汗,清了清嗓子说:“这个火照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哪个点最为重要,带着这种疑问,我们再重新审视这个关键点,确实值得深入思考。嗯,道理就是这样,我的话讲完了,剩下的你们自己琢磨吧,散会!”

说完,吴巨转身离开,留下众人一脸茫然。

“我是谁?我在哪里?刚刚说了什么?”众人面面相觑。

乔晦快步追赶上去。

吴巨提醒他说:“你手中的釉料配方不要一下子全拿出来,得逐步推进,不然工匠们只顾研发新瓷器,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产。”

“明白。”乔晦连忙答应。

“等你们掌握单色釉瓷的制作后,再着手研究彩绘瓷,像青花瓷、粉彩瓷,之后还有冰裂纹等技艺。”吴巨寥寥数语,为瓷器厂未来的方向指明了道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