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神探狄阁老 > 第13章 狄公劝诫

第13章 狄公劝诫

> 血泪斑斑的状纸在烛火下如泣血残阳。¨秒¨蟑\結+小,税+枉_ ^唔?错/内\容?

> 狄仁杰凝视着那纸冤屈,却将手指向了北疆染血的舆图:

> “你父之冤,我必昭雪;

> 但你勾结突骑施屠戮的万千冤魂,

> 又该向谁控诉?”

> 朝堂死寂,萧承砚眼中的仇恨之火第一次……

> 开始摇晃。

---宣政殿内,灯烛煌煌,却照不透那纸血书带来的沉暗。萧承砚的控诉,字字泣血,句句含冤,如同最凛冽的北风,卷过每个人的心头,留下刺骨的寒意。空气凝滞如铅,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铁锈般的血腥味。那盏被萧承砚带进来的、象征他父亲萧远山临终悲愿的残破风灯,依旧在殿角幽幽燃着,火苗被无形的重压拉扯得细长而微弱,光晕在冰冷金砖上投下一圈颤抖、惨淡的晕影,像是冤魂不散,无声地注视着这决定命运的时刻。

武则天端坐御座之上,那张惯常威仪深重的面容,此刻也如覆盖了一层严霜。她的指尖深深陷入紫檀木扶手上繁复的龙纹雕饰之中,用力之大,指节己然泛白。她目光沉沉,越过丹陛之下跪着的萧承砚,落在他身侧那卷展开的、字迹暗褐如凝血的血书上。那上面不仅是一个家族的沉冤,更是对她统治下煌煌天朝法制的一道血淋淋的质疑。怒火与疑虑在她胸中无声翻搅,最终化为一束冰冷锐利、几乎能穿透人心的目光,牢牢钉在了狄仁杰身上。

“狄卿,”武则天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玉碰撞般的穿透力,在死寂的大殿中激起无形的涟漪,“此血书,字字惊心。萧远山一案…你,如何说?” 每一个字都像冰锥,带着不容回避的质问。

满朝文武的目光,霎时如芒刺般汇聚于狄仁杰。武三思站在文官班列前列,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下撇了撇,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光芒。他微微侧首,用只有身边几个心腹能听到的耳语,声音轻得如同毒蛇吐信:“故剑情深?狄阁老今日,怕是要自陷泥淖了。” 语气中的幸灾乐祸,如同暗流涌动。

众目睽睽之下,狄仁杰缓缓离班,走到御阶之前,面向圣上,深深一揖。他并未立即回答武则天女皇的诘问,也未去看身旁那触目惊心的血书。他的目光,越过殿中众人,投向更远处,仿佛穿透了金碧辉煌的殿宇,望见了塞外烽烟、血染的黄沙。片刻的沉默,如同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

终于,他转向了依旧跪伏于地、身体因极致的悲愤与孤注一掷的紧张而微微颤抖的萧承砚。

“萧承砚,”狄仁杰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首抵人心,“你呈此血书,控诉令尊萧远山将军当年含冤而死,满门凋零,身负奇耻,家破人亡…”

他略作停顿,目光扫过血书上那些力透纸背、仿佛蕴藏着无尽血泪的字迹,声音里注入了一丝沉重的悲悯:“此冤屈,沉埋十数载,血泪斑斑,锥心刺骨,老夫…信其真!” 最后三个字,他吐得异常清晰、坚定,如同金石坠地,铿锵有声。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低低的惊呼声如同潮水般瞬间涌起。谁也没料到,狄仁杰竟会如此干脆首接地承认了这桩惊天大案确系冤屈!武三思眉头猛然一跳,眼中闪过一丝错愕与阴霾。连御座上的武则天,威严的凤目中也掠过一丝极深的震动,握着扶手的手指收得更紧。

跪在地上的萧承砚更是浑身剧震!他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双眼中,那燃烧了十几年、几乎成为他生命唯一支撑的仇恨火焰,骤然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他死死盯着狄仁杰,嘴唇哆嗦着,仿佛溺水之人终于抓住了最后一根浮木,巨大的、混杂着悲怆与希冀的冲击让他一时竟发不出任何声音。积压了十数年的血泪与屈辱,似乎终于在这一声“信其真”中,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几乎要冲破喉咙。

然而,就在这希望之火即将燎原的刹那,狄仁杰的目光骤然变得无比锐利,如同冰封千年的寒潭,瞬间冻结了萧承砚眼中刚刚燃起的炽热。+b¢o+o_k′z¨u¢n¨._c+o?m~

“然!”狄仁杰的声音陡然拔高,如惊雷炸响,盖过了殿中所有的窃窃私语。他猛地转身,袍袖带起一股劲风,大步走到殿侧悬挂的巨大舆图旁。那舆图囊括万里河山,此刻他的手指,却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点在了西北一隅——那片标注着戈壁、烽燧、孤城和蜿蜒国界的区域。

“然!”他再次重复,声音里是雷霆震怒,是痛心疾首,“你萧承砚为报此家仇,所做之事,桩桩件件,其行可诛!其心可灭!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