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宋词三百首 > 第24章

第24章

爽人。词人酣睡初醒,但见柳絮飘飞,搅动愁绪,自觉也如寂寞无声的飞絮一样四处飘零。接着写所怀念之人,虽常有信来,但总是些寒喧之语,不提归期,难以欢聚,自不免相思之极而憔悴,而落泪,亟望他知,亟盼他来,以解僻居荒野之苦。其中“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句手法独特。词人极思故人,但不直写,却写暗洒清泪于烟波,让迷蒙缥缈的江水带去伤心之泪,让泪水江头会见故人,诉说他无限的思念。这样既写出了二人难见的无可奈何,又写出了词人思念之深之苦之痛。结尾句以大写意之笔,挥洒出一幅红日西沉、千山暮霭的画面,词人断肠般的愁绪无边无际,没有了结之日。如此深愁,难道仅是怀故之情?“落日千山暮”不正是国运艰危、气息奄奄,难遭灭亡的写照吗?全词写景思人,语调凄婉。陆游(十一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由于北方金统治者南侵,陆游从小过着逃难的生活。他早年受到家庭的爱国思想教育,曾立下从军杀敌的壮志。三十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语触秦桧而被黜落。绍兴三十一年(1151),宋孝宗召见,并赐进士出身。乾道六年(1170)入蜀,后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办理军务,到过前线,扩大了视野,使他的诗词创作进入新的阶段,内容丰富多采。以后又任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幕府参议官,因不拘礼法,被人认为“恃酒颓放”,故自号“放翁”。东归后,先后任地方官,不久罢归,退居二十年,恢复中原的意志始终不能实现。诗人怀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民族悲愤与世长辞。

陆游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诗歌近万首,但词作不多,现存共一百三十多首。词的风格多样,既有充满爱国思想感情的豪放之作,又有婉丽飘逸、感情深沉的词作。所著有《陆放翁全集》。

水调歌头多景楼

江左占形胜①,最数古徐州②。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③。鼓角临风悲壮④,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⑤。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⑥。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⑦,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⑧,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⑨。

【注释】

①江左:长江最下游的地方,即今江苏省等地。

②古徐州:东晋侨置徐州于京口(今镇江市),称为南徐州。

③著:显明的意思。危楼:高楼。

④鼓角:指军中的战鼓与号角。

⑤孙、刘:指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孙权和刘备。

⑥貔貅(píxiū皮休):猛兽,这里比喻勇猛的士兵。这句是说,无数的军营里住宿着作战勇猛的士兵。

⑦使君:即镇江知府方滋,字务德。张孝祥《题陆务观多景楼长句》:“多景楼,天下胜处。废以为优婆塞(佛教徒)之居,不知几年。桐庐方公(滋)尹京口,政成暇日,领客来游,慨然太息。寺僧识公意,阅月楼成,陆务观赋《水调》歌之,张安国书而刻之崖石。”(见《于湖居士文集》卷二十八)两句是说,方滋的议论宏大而放纵,谈笑之间,使人仿佛抛掉了古今的忧愁。

⑧襄阳登览:襄阳,在今湖北省襄阳县。晋大将羊祜镇守襄阳,常登岘山,饮酒赋诗,终日不倦。他镇守襄阳十年,开屯田,储军粮,为一举灭吴作准备。羊祜死后二年而东吴灭。《晋书·羊祜传》说他每登览,“尝慨然叹息,谓从事中郎邹湛曰:‘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这里借羊枯登览的政治抱负,抒写自己抗金壮志受压抑的不平心情。

⑨叔子:羊祜,字叔子。他镇守襄阳有政绩,名声传播江、汉,这句是说,羊祜虽去世,但他的名声如江、汉之水千古长流。

【简说】

本词是作者在隆兴二年(11**)任镇江通判时作。是年八月,烽火未息,作者随镇江知府方滋游北固山,登多景楼,面临江山景色,想起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孙权、刘备联合战胜强敌的往事,联系张浚北伐抗金受到挫折,而金兵又将渡淮侵犯的形势,感慨深沉。下片以晋朝名将羊祜比喻方滋,希望他能为抗金事业作出一番贡献,充分表露了作者抗金爱国的思想感情。词的风格沉郁、悲壮。

钗头凤

红酥手①。黄縢酒②。满城春色宫墙柳③。东风恶。欢情薄④。一怀愁绪⑤,几年离索⑥。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⑦。泪痕红浥鲛绡透⑧。桃花落。闲池阁⑨。山盟虽在⑩,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