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03章 痘疹诠痘疮2

第103章 痘疹诠痘疮2

得根窠红润,血犹不散,急用保元汤和芎、归、白芍、丁香、

糯米煎熟,加人乳、好酒温服。若色白如水晶,内无脓者,治亦同。但得脓痘相间者犹可治,若纯

是水晶色者决死。若地红血散有热者,去丁香,加白芍、地骨皮以敛血退热。若寒战切牙,宜以木

香散,异功散选用。

程氏曰∶凡正壮之时,有痘虽起壮而皮肤无力,按之水浆就出,虽肉色不暗,此乃名为假壮,

至十一、二日决不能回浆结靥,内攻而死,可急用保元汤加丁香、川芎、糯米,提气

灌脓自愈。此即名内托也。凡内托之法,即保元汤加川芎、丁香便是,不必《千金》内托也,但

按本方佐使用之。

一、痘将灌脓之时,忽面上有干靥者,即倒陷证也,宜速用八珍汤或六物煎加金银花、牛蒡

子、连翘、麻黄之属,水煎熟,调独圣散服之。服药后,若干者复起作脓,未干者即壮而饱满,或

空地处再出补空小痘者上

也。若痘不作脓,空处或发痈毒者次也。若连进三服而干者不肿,未干者不饱满,补痘不多,则最

险证也,宜以十全大补汤加金银花调治之。

一、灌脓时发白泡如弹子者,用枣针刺去其水,外以滑石末敷之,内服保元汤加石榴皮、茯苓

以利皮肤之水。如发紫泡,乃毒溢皮肤之上也,此证必危。

一、疮烂成片,脓水不干者,用滑石末敷之,或收草散敷之,加珍珠尤妙。

一、痘疮有重出者,凡痘疮破损溃烂处,但得复肿复灌,不致干枯,或于原无痘处复出一层,如

初用之状,亦以渐起发灌脓者,此皆余毒未尽,赖里气充实,毒不得入,故犹出于表而不成倒陷,

是皆逆中之顺证也。但痘疮重出一番,必其人能食而大便坚,乃足以胜其再作之毒,自无足虑也。

如食少而大便润者,宜用十全大补汤之类,补而调之,若自利者,宜陈氏十二味异功散、肉以蔻丸主

之。盖病久气虚,惟利温补,不可再解毒也。

结靥三朝治款(二十八)

属性:痘疮灌脓之后,肥泽坚实,以手摸之,疮头硬而微焦,此欲靥也。靥时干净,无突陷淫湿破绽,

色苍蜡,皮坚浓,外明内暗,尖利碍指者,此为正靥。若痘虽似干而痂薄如纸,或有内证未除,此

痘之极险时也,急宜调补,庶不致害。

一、痘疮自出起至十日,十一、二日,当从口唇头面以渐收靥。但自上而下者为顺,自下而上

者为逆,察有他证,速宜治之。

一、将收靥时,而一向身温忽然发热者,名为干浆,是亦常候。此时不可轻用汗下,若有风寒

外感,及饮食所伤,乃当随证治之。

一、痘疮收靥太迟,或当靥不靥者,证有数种,当详辨治之。大部当靥不靥之证,惟脾胃弱,

中气虚者居多。盖中气虚则不能营养肌肉,使之成实,亦或致溃烂也。但察其别无他证而形色气血

俱虚者,宜内用十全大

补汤,外用败草散衬之。若当靥不靥,微热脉大而别无他证者,此阴分之不足也,宜四物汤倍加芍

药、何首乌。若血虚热毒未清者,宜四物汤加牛蒡子、木通、山楂。若因食少脾胃气虚而不收者,

宜六气煎、或六物煎加减主之。若频见泄泻,脾胃弱,肌肉虚,成腹胀烦渴而不收者,宜陈氏十二

味异功散,或木香散,外用败草散敷之。若当靥不靥之际,忽见头面温,足指冷,身不热,或泄泻

腹胀,气促烦渴,急与陈氏十二味异功散,或九味异功煎,迟则不救。凡痘疮将靥之时,而见泄泻

烦渴,腹胀切牙等证,多有难救。若与蜜水生冷等物,必烦躁转加而死。有因饮水过多,或触于湿

气,以致脾胃肌肉湿淫,不收难靥者,宜五苓散,或四苓散加山楂利之。有因热毒未退,肤腠郁蒸

,阴不能敛而当靥不靥者,若不速解,则毒必内攻,为害不浅,宜犀角散加芍药、牛蒡子。有内外

俱热,阳毒散漫,以致大便秘结,阴气不行而当靥不靥者,宜内用四顺清凉饮,或三黄丸以通其便

,外用败草散、猪胆导法。有天寒失于盖覆,疮受寒凝而不收者,宜服五积散,外用乳香,或芸香

于被内熏之。有天热过暖,痘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