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2章 古方八阵2

第112章 古方八阵2

和阵

属性:(《局方》)二陈汤治痰饮呕恶,风寒咳嗽,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生冷,或饮

酒过多,脾胃不和等证。

陈皮半夏(制,各三钱)茯苓(二钱)炙甘草(一钱)

水二钟,姜三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加减二陈汤治呕吐吞酸,胃脘痛,呃逆。

即前方加丁香九粒,气滞甚者,可加一二钱。

(丹溪)加味二陈汤治食郁瘀滞,胸膈不快。

苍术(米泔浸)白术(炒)橘红半夏(泡)茯苓川芎香附(各八分)枳壳黄连(

姜炒)甘草(各五分,水盏半,煎八分,食前稍热服。

二术二陈汤治一切呕吐清水如注。

苍术(土炒)白术(炒)陈皮半夏(制)茯苓(各一钱)炙甘草(五分)

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稍热服。虚寒者加人参、煨干姜;痰饮,加南星

,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

(《宣明》)黄芩二陈汤治热痰。

黄芩陈皮半夏茯苓(等分)甘草(减半)

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服。

(《辨疑》)柴葛二陈汤治一切疟、暑、湿、劳、食等证。

柴胡干葛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术苍术(制)川芎黄芩(各等分,若阴疟

除此味)

水二钟,姜三片,煎服。内干葛、川芎、苍术,乃发散之剂,若久疟及发散过者除之。

阳分汗多,加人参、黄,去干葛;阴分虚者,加酒炒芍药、当归、生地;久疟,微邪潮热

,加***汤,去祛邪之药;若欲截疟,加常山、槟榔、青皮、贝母各一钱。

桂附二陈汤方在热阵。治寒疟厥冷。

(《金匮》)小半夏汤治呕吐,谷不得下,及心下有饮者。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局方》用半夏五钱,生姜二钱半,水一

钟半,煎服。

(《金匮》)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即前方加茯苓三两,煎法同。

(《金匮》)大半夏汤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而心下痞硬者。

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三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御药》)大半夏汤一名橘皮汤。治痰饮及脾胃不和。

半夏陈皮白茯苓(各二钱)

水二钟,姜五片,煎八分,温服。

茯苓半夏汤治呕吐哕,心下坚痞,膈间有水,痰眩惊悸,及小儿等病。

白茯苓(二两)半夏(五钱)

上每服三、五、七钱,姜、水煎服。

(《宣明》)橘皮半夏汤治痰涎壅嗽久不已者,常服润燥解肌热止嗽。

陈皮(五钱)半夏(制,二钱半)

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片,煎七分,温服。

(《灵枢》)秫米半夏汤久病不寐者神效,世医鲜用之。

秫米(一升)半夏(五合)

上用千里长流水八升,扬之万遍,取清者五升,煮秫米、半夏,炊以苇薪,令竭至一升

半,去渣,饮汁一小杯,日三服。其新病者,覆杯即卧,汗之即已;久病者,三日已也。

(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眩晕,及足太阴痰厥头疼。

半夏(钱半)白术神曲(炒,各一钱)麦芽陈皮(各钱半)人参黄茯苓苍术天

麻泽泻(各五分)黄柏(二分)干姜(三分)

上咀。每服半两,水二钟,煎八分,食远热服。

(《金匮》)黄芩半夏生姜汤治干呕而利者。

黄芩生姜(各三两)炙甘草芍药(各二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个)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东垣)平胃散治脾胃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呕哕恶心,吞酸噫气,体重节痛

,自利霍乱,噫膈反胃等证。

浓朴(姜制炒)陈皮(去白,各五两)苍术(去皮,米泔浸炒,八两)炙甘草(三两)

本方加人参、茯苓各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