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草原帝国 > 8匈奴首战告捷,月氏西迁

8匈奴首战告捷,月氏西迁

于最终杀死了月氏国王,还把他的头骨做成了酒杯。残余的月氏人不得不逃离甘肃,穿过北方的戈壁滩继续向西逃亡。这些逃亡的月氏人中的一部分,就是汉人所了解的小月氏,他们最终定居于羌族人或***所居住的祁连山南麓,与当地人混居在一起,说着羌语或藏语,这件事在成书于两个半世纪之后的《汉书》中有记载。其他的月氏部落,被汉人称为大月氏,他们原本试图定居在伊犁河流域与伊塞克湖盆地,却很快就被乌孙③人赶走了。在中国史家们的笔下,这些乌孙人被描述为一群蓝眼红胡子的人。沙彭蒂耶认为乌孙这个名称与“阿息”(Asianoi,Asioi)一名有关联,阿息被称为阿兰人的萨尔马提亚人的另一个称呼,乌孙人是阿兰人的先祖或亲戚。如果这种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在月氏和匈奴之类强大民族的压迫之下,成群迁往俄罗

斯以南的

一定是这些乌孙人。而且,事实上,尽管这比我们所提到的时间稍微早一点,但毫无疑问的是斯基泰人正在不断地被萨尔马提亚人所替代。

不过也有这样的可能,即月氏人被匈奴人赶出了甘肃之后,他们曾在西逃的过程中攻击了伊犁河附近的乌孙人。这群新来的侵略者暂时征服了乌孙人,但不久乌孙人就在匈奴人的帮助下展开了反击。此后,月氏人再次向西迁徙,到达了锡尔河(也就是希腊地理学家们所说的亚克苏斯河)上游的费尔干纳地区(汉人称它为大宛)。据《汉书》记载,他们到达费尔干纳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60年。他们聚集在巴克特里亚古国的边境上,而那时巴克特里亚国王欧克拉提德的统治时代也即将结束。

①东胡是存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游牧民族部落联盟,位于匈奴以东,因此得名。东胡在秦末逐渐变得强大起来,常与匈奴对抗,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后,其中主要的两支成为乌桓和鲜卑。

②Bactria,也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为希腊殖民者所建立,汉代称它为“大夏”。

③据《汉书·张骞传》记载,乌孙王昆莫的父亲难兜靡被大月氏人杀死,刚出生的昆莫随着乌孙难民逃到了匈奴,匈奴冒顿单于收养了昆莫,昆莫长大后请兵攻占了大月氏。后来强大起来的乌孙不愿再朝奉匈奴,在张骞通西域之后,乌孙开始与汉朝通婚。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