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草原帝国 > 10匈奴与西汉连年争战,匈奴最终分裂

10匈奴与西汉连年争战,匈奴最终分裂

月氏人被迫西迁,匈奴的地位大为提升。从此,匈奴人控制了戈壁滩东部的南北两面。在北面的蒙古鄂尔浑河地区,匈奴首领单于在后来被称作哈拉和林的城市附近建起了单于庭。在南面的内蒙古地区,匈奴人盘踞于万里长城脚下,他们的骑兵已经有胆量侵入大汉境内。公元前167年,匈奴人入侵陕西,直取大汉都城长安以西的彭阳,在那里放了一把火,烧毁了一座皇宫。公元前158年,他们返回渭河以北,直逼长安。公元前142年,匈奴人进攻山西北部大同附近的长城雁门关。直到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在位)登基,大汉边境仍然遭受着匈奴人的威胁。

当时,匈奴人在亚洲大陆建立了帝国,匈奴单于的主要驻地(对于游牧民来说相对固定的一个驻地)或者说他的一个夏宫,就位于前面提到过的鄂尔浑河的河源处。汉人所了解的另一个匈奴的中心城市被称作龙城,位于戈壁滩更南的地方,靠近翁金河下游地区。为了把匈奴人赶回他们的老家,汉武帝制订了一个计划。在对匈奴采取行动之前,武帝试图联合当时已经定居在粟特的月氏人,从匈奴人的后方展开进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武帝派使者张骞出使月氏。公元前138年,张骞离开大汉,很快就被匈奴人抓住了,并被送到了军臣单于那里。在那里,张骞被迫待了长达10年的时间。最后,他逃到了费尔干纳(即汉人所说的大宛)国王那里,并经由大宛辗转到达了粟特(即汉人所说的康居)。然而,已经定居下来的月氏人却满足于他们的新领地,不愿意再掺和戈壁地区的事情。张骞无功而返,在返回大汉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抓住了,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被匈奴人扣留,直到公元前126年才终于回到了大汉(公元前115年,张骞被派往伊**区,劝说乌孙人,因为乌孙人不敢与匈奴作战,张骞再次无功而返)。

由于月氏人没能如汉武帝所愿与汉朝合作,牵制住匈奴,因而武帝不得不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展开了对匈奴的作战。公元前129年,匈奴人仍然沿着他们惯常的袭扰路线,从今天的北京方向对中原发起攻击。汉朝大将卫青从山西北部地区出发,穿过戈壁,远征翁金河畔的龙城,打跑了入侵的匈奴人。公元前127年,为了保护河套地区免受匈奴的侵扰,汉朝在地处鄂尔多斯和阿拉善之间黄河河畔的朔方①屯垦。公元前124年,匈奴侵犯朔方边境,卫青赶走了这些入侵者。公元前121年,在距离今天的凉州、甘州和瓜州不远的地方,卫青的外甥、青年英

雄霍去病带领一万骑兵,将匈奴人赶出了原来被月氏人和乌孙人所占领的甘肃部分地区。盘踞在这些地区的两支小的匈奴部落(即甘州附近的昆邪部和凉州附近的休屠部),从此不再臣服于匈奴首领单于,而归附于汉朝,成为汉朝的同盟,被安置在南山以北的地区。公元前120年,中原移民的聚集地在鄂尔多斯地区稳固下来。公元前119年,卫青所率领的军队从山西北部的库库和屯②地区出发,霍去病率军从北京西北靠近今天宣化的上谷出发,两队人马横穿戈壁,到达了位于今天蒙古的匈奴帝国的中心。卫青似乎就像阿尔伯特·赫尔曼所推测的那样,远征到了翁金河下游。伊稚斜单于遭遇卫青奇袭,猛烈的南风刮起层层黄沙,匈

奴人在扑面的风沙里慌忙逃窜,其中有一万九千人被卫青的军队杀死或抓获。霍去病的远征更加激进,他深入蒙古约600英里,一直到达了图拉河上游和鄂尔浑河上游。他俘虏的匈奴头目超过80人,接着在匈奴境内的山上举行了庄重的献祭仪式。霍去病回国后不久,于公元前117年去世。这位伟大的骠骑将军的墓位于今天陕西咸阳,他的墓地里竖立着一座气势雄浑的雕像,它采用了高浮雕(使图案或花纹凸出于底面)的艺术手法,表现的是

一匹马踩踏着一个野蛮人(即马踏匈奴)。

匈奴人被赶回蒙古之后,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11年在甘肃设立了一系列的郡和军府。武帝设置的郡从兰州延伸到了玉门关,包括凉州附近的武威郡、甘州附近的张掖郡、肃州附近的酒泉郡以及敦煌郡,借此监视月氏旧地的动静。公元前108年,汉朝将领赵破奴③远征西北更偏远的地区,到达了罗布泊一带的楼兰国和位于今天吐鲁番的车师国。他拘禁了楼兰王,并打败了车师王。过了几年,汉朝与费尔干纳(即汉人所说的大宛)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那个时候的费尔干纳无疑居住着为汉朝提供优良马种的东伊朗人和萨卡人。公元前105年前后,由于厌倦了汉朝对马匹的索求,费尔干纳人暗杀了汉朝使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