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进展不慢啊!屯田的事进行的怎么样了?”张克成一听很感兴趣,没想到才过去短短的三个多月夷州的人口增长的这么快。
李国章接声回答道“屯田的事也在进行之中。主要是把前几个月陆续送来的五千名安南俘虏和四千多平民,还有土族的一万二千多名奴隶,分成四十个屯点,主要分布在屏东、彰化和基隆县。在嵊泗诸岛迁徙的岛众和俘获的蒲斯师匪众则集中在镇海的二十个屯点内。我们把大人所讲的‘优惠政策’告诉了他们,答应他们如果表现的好,三年以后恢复他们的自由之身,并分给相应的土地。他们虽然有所怀疑,但眼下垦荒的劲头还是很大的。”
沈怀志继续禀报道“两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开垦水田十三万五千余亩,旱田十五万四千余亩,并且均已种上了水稻和甘蔗。眼下还是缺少足够的人手,要是我们再继续垦田的话,就会照顾不过来了。”
“是啊,屯田,这最需要的乃是人力,而非财帛。这个问题我们再另想办法,一个是继续从大陆迁徙流民,这个办法最好,这些流民不仅是屯田的劳力,将来更是我们潜在的兵源和后备军;另外,我们可以从南洋运一大批的奴隶来夷州,以缓解人力不足的形势。”张克成说到这里,转向马德民问道“和当地土族的联系进展的如何?还有,在原来从大陆移居夷州的居民中有哪些有威望的人士愿意出来做些事情?”
马德民回答道“林家的三位兄弟林乾宇已经答应了出任彰化县丞,林乾会出任屏东县丞,林乾东出任夷州团练副使。朱家的族长朱浩然尚在犹豫,他想和大人亲自谈一谈。”
“好啊,我也想见见这位铁骨御史朱貔孙的后人。”张克成笑着回答到。
自汉朝末年,不断有大陆百姓迁徙夷州,最盛时期竟达近二十余万人口,后来到了三国时期,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澶州”。当时孙权的这支部队在夷州驻扎了一年时间,后因军士水土不服才返回大陆,临走时胁迫十余万百姓一同返回。详见《三国志?吴志?孙权传》。
移居夷州的百姓主要以林姓、方姓、吴姓和陈姓为主,其中林姓之福建移民人口最多,目前在夷州共有七千余口,其次为陈姓,约五千余口,据说现在的陈水扁和陈菊就是那时陈姓的后裔。
朱家虽然只有不到千余口人丁,但读书人居多。当年监察御史朱貔孙向理宗进言“丁大全奸诈阴险,狠毒贪残,假借陛下的声威钳天下百姓之口,依仗陛下所赐的爵禄笼天下财路干一己之身”反被奸相丁大全所陷害,举家流放夷州,族中百姓多随之而来,定居于此,朱貔孙倒夷州后开办义学,广收学生,朱貔孙去世以后他的长子朱浩然继承他的衣钵,在大陆移民之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还在张克成远赴占城之前,根据沈怀志介绍的情况,张克成就指示马德民要尽快和这些大陆移民中的有威望人士接触,希望他们能出来担任官职,以便使海东军尽快融入当地百姓之中,为他的夷州十策的实施奠定基础。
朱貔孙病逝之后,丁大全也倒了台,朝廷给朱貔孙平了反,招朱浩然入朝任职,但朱浩然已对对朝廷失去了信心,不愿为官、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当马德民找到他并请他出山的时候,他心里很是纠结,一方面心中充满了对朝廷饿不信任,另一方面也想为乡梓造福,他对海东军很感兴趣,他感到这是一支他不熟悉的军队,这支军队的所作所为也是他从来未见闻过的,不禁对这支军队的领导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
求收藏!求月票!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