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夏云就推门进来。她以为政委要听取支前宣传的事呢,一进门,就汇报开了。她说:“政委,地方上对支前这个工作是非常支持的,他们普遍开展了‘以实际行动支前,支援解放军解放江南,解放全中国’的学习活动。在提高对支前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掀起了拥军热潮。全市组织了各界人士代表团,冒雨到前线慰问,发动干群写慰问信等。全市先后向我们部队送锦旗33面,劳军袋(内装牙刷、肥皂等日用品和水果、香烟等食品)12480袋,写慰问信734封。-------。”她像打机关枪一样,把情况一股劲儿的讲了一通。刘政委在一旁乐得哈哈大笑。
“我选对人了。”刘政委笑着说。
“您说什么呢,”夏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奇怪地说道。
“我准备调你去宣传科,当副科长。”政委可是一本正经地说道。
“真的?这次我可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呀,”夏云的手在衣角上来回地搓着。
“夏云同志,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这不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吗?现在要落实在行动上哟。”刘政委又开始幽默地“将军”了。
“好吧,我服从组织的安排。”夏云愉快地说。
天下着大雨,部队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进,每走一步就非常困难,汉江平原上的泥土,是黄涟涟的,粘脚的很,可战士们的行军,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劲头。夏云组织的文艺宣传队,二、三人一个组,分散在道路的拐弯处,山坡处,用各种形式给战士们鼓劲。你听,她们的快板是这样的唱道:
“下江南,下江南。取京沪,夺武汉,打到两广和福建,解放同胞两万万!------”
战士们路过她们的身边,立即被她们的情绪所感染,身上来了劲,脚步迈得更快了。战士们高喊:“再唱一个!来一个妹娃要过河呀!”附和声立刻响成一片。
马光推着车过来了,他推的独轮车上,放着一大堆枪支。他累得满头大汗,也不让别人替他。一个营长这样地做表率,难怪他带的部队嗷嗷叫。
一个投诚过来的战士服气地说道:“共产党的军队是真正的官兵一致,长官这样的带头,士兵一定会拼命的。”
部队越过了枣阳,跨过了随州,进入了安陆、孝感、黄陂,很快抵进了武汉市郊。马上就要到达武汉这个华中重镇了。
部队奉命在竹叶山附近休整待命。等待南工团长江分团三大队的同志们的到来,一起奔赴前线。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特别指出: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东北野战军(后改为第四野战军)在入关南进过程中,向中央提出了在平津地区吸收知识分子作为准备接收和管理新解放区的干部的请示。12月9日,中央从整体部署,拟定了《关于吸收平津地区知识分子的方案》,电复第四野战军,并致电有关野战军和华北、东北局。
1949年1月,随着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向南挺进,急需大批干部随军南下,开辟新解放区工作。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又及时决定,批准第四野战军直接领导建立“南下工作团”。四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政任总团长,政治部副主任陶铸和邵式平任副总团长,林一山、张平凯分别任总团正、副秘书长。下设三个分团,由从军政单位抽调的高级干部担任领导。
晚上十点多钟,南工团长江分团三大队的同志们赶到了驻地。他们一共有一百多人,是刚刚从地方上招来的知识分子、大学学生和有志青年,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他们当中有不少中共地下党员、地下盟员(民主同盟成员)和在国民党统治区参加过爱国民主运动的领导骨干、积极分子及一般参与者。他们的出身经历、思想状况,虽然各不相同,或存在这样那样的弱点,但是从整体上、本质上来讲,他们爱国热情高,革命正义感强,文化水准较高,思想敏锐性较强,进取精神很高,接受能力较强。具有这“三高三强”特点的血气方刚的青年,当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炬一经点燃他们的思想之火,他们就会在人民革命事业的火热的斗争面前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他们的任务是随军行动。夏云被师里派去做好接洽工作,12旅现在已改编为135师了,形势发展很快,部队也扩大了。好在师里领导没有大的变化,都熟悉她。知道她有点文化,容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