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近卫队出击 > 第一章 风雨神州 第六节 江山如画

第一章 风雨神州 第六节 江山如画

事情就是这样,对外时往往众志成城,敌忾同仇,相对于内部斗争驾驭起来容易得多。最难办的永远是内部的事情,内部不靖,怎么能形成握合的拳头击打出去?历朝历代的君主帝王,哪个不是上台后先整肃内部?哪个不玩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潜规则?骂我不抗日?我蒋某人如果幼稚的在六年前抗日,会有今天中国统一的局面吗?会有到今天为止才能勉力和日本一决生死的战争能力和军队吗?

6年,2190天,我蒋某人天天以耻辱之心拷问自己,身为皇帝子孙,焉能容忍倭奴挥刀向我肆意凌辱于我?然小不忍必乱大谋!今恶奴再犯我中华之土之山之河之川,若再做埋首示弱、韬光养晦状,则尊严何在?民众必反。中国何在?统一必溃。江山崩决,天下大乱,我蒋中正就是千古罪人。

身置晨如初春、午如初夏、晚如初秋一日如三季的庐山之中,望着旖旎风光的壮丽山河,蒋中正这位中国的实际领袖,心旌澎湃,潮起潮涌:江山如画,觊觎者众,自己既然选择了做这幅千年风流画卷的守护者,就要时刻准备迎战那些魑魅蛇鼠的挑衅,千年万里河山有着足够的容量和抗击打性,能够抵御四面八方的周遭风雨,就让这场殊死的战争来洗涤江山吧,他将在雨后的江山中屹立。

只是蒋中正明白,此时此刻他必须为如画江山里的四万万黎众坚定不移的指明前途和方向,一条现在和未来的光明方向,这是领袖的责任,也是领袖义不容辞无尚光荣的义务。只可惜那些刚刚开始实施就要夭折的即将为这如画江山平添诸多福祉的措施了,诸如《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等等。积弱的中国多么渴望发展起来,壮大起来,可是低能、短视、弱智的倭奴偏偏挑选这个时候来捣乱,这回不给小日本点儿颜色看,简直就要蹬鼻子上脸了,哼,倭奴倭奴,千百年来只配给中国提鞋,烂泥上不了墙面,真是家有恶邻,卧不安枕。

埃勒从上衣口袋里摸索出一支熊步云“孝敬+奖励”给他的一直舍不得抽的雪茄,放在鼻翼下仔细的嗅着,迟迟没有点燃,他的思绪依然在冥想中飘飞。

埃勒看出来这是一篇中国式的应战书,不仅表明了这位中国领袖彼时彼刻于庐山之巅骤然飙发的抗战决心,也是他即将领导中国民众抗战的方针策略书,这里面还暗合了他已经认可的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主张。

然而中国的事情往往是这样,设想的跟结果总是差之千里。此时负责华北战事的宋哲元已经不再是长城抗战时的宋哲元了,这位从小军阀跃居而上的封疆大吏长期与南京政府离心离德,在最最紧要的关键时刻,军事智慧和政治智慧表现得极其弱智和龌龊,最终平津两地轻易失守,他自己不久后也黯然退出了政治舞台。

面对平津两地轻易失陷带来的浓重阴影和惶然巨澜,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又于8月1日发表《准备全国应战》。这两篇讲话,无一例外的高举抗战的大旗,为全国军民拨开迷雾指明了方向:“……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皇帝子孙,只有齐心努力杀贼,驱逐万恶的倭寇……华北不会是最后的战线,要准备打一场全国性的持久战争……到了今天,大家一定要觉悟,不是日本灭亡我们,就是我们灭亡日本……”

埃勒看出了这位长袖善舞的中国领袖,还在举国民众光知道义愤填膺而对前途未加思索之际,目光敏锐的抓住了战争元素中最重要的一环,全力率领在失土丧权的屈辱中痛苦煎熬了整整六年的南京政府,开始了对日的正式反击。埃勒预感到这位中国传统文化中规中矩的继承者将在这场他领导的决定中国命运的反侵略战争中迎来他梦寐以求的中国领袖的事业巅峰。

接下来,埃勒这位新任的驻中国少校谍报官从厚厚的情报资料中梳理出令他拍案叫绝的两步战略动作。

日军原打算迅速侵入华北,利用平原地带,快速消灭中国的防御部队,而后主动在东南沿海展开攻势,10天占领上海,继而挥军南就,速战速决,彻底摧毁中国的抵抗力量。

然而对这一切早已洞若观火的国民政府军界上层为了化解中国军队在北方平原作战不利的因素,转劣势为优势,更为了把日军的进攻方向导入预定的国防战略。就在日本陆相杉山元狂妄不可一世的叫嚣“三个月征服中国”时,国民政府已经集结重兵于淞沪,且这一次先发制人主动出手,故意引敌由东向西进攻,造就国军以逸待劳聚而歼之的局面。

蒋介石的战术思想就是:对倭作战,应以战术补武器之不足,以战略弥武力之不足。而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