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家祖朱重八 > 第417章 最后结果

第417章 最后结果

知道以朱允熥的聪明才智不过想不到这儿。

既然能够想得到,为何还要这样做?

顾佐开始觉着自己的头脑不够用了。

就在顾佐满腹疑虑的时候,朱允熥却在他肩膀上拍了拍,道:“孤说过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庶民百姓看似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个群体,但由他们组成的钢铁大军却足可颠覆任何一个阶层的。”

“这也就是自秦开始,历朝历代亡国的原因为何几乎都会和农民起义扯上关系。”

“安家的问题绝不仅仅只有郭家一家,想要一举拿下安家,还得让所有乡民都参与进来,从多种途径收集他们的罪证。”

“放心吧!”

之后,朱允熥也没再耽搁,当即领着顾佐去见了朱标。

这些事情的处置步骤,朱允熥虽已经提前与朱标说过了,但为了表示对朱标的尊重,每一步关键档口的处置也还需再与朱标呈禀一次。

当然,这也是为了保证一旦出事,能得朱标的及时庇护。

看过朱允熥呈禀上来的所有卷宗,朱标这才道:“召暴昭来。”

暴昭是刑部尚书,像安家这种民间的刑案,只要刑部会同定罪也就行了。

安家一案牵扯到了登闻鼓,暴昭当然有所耳闻了。

对从朱标御案上接过来的卷宗也没那么多的诧异,认认真真的看过之后,回道:“此案安平是首犯当斩,安柏成承认埋*当徒刑,安学文知情不报责仗即可。”

安平的小命自不用多说,安柏成那么大年纪了,估计没等到了地方小命就不保了。

唯一侥幸活命的只有安学文。

这些年安学文应该早就在着手处理安家的事情了,即便没有安柏成,安学文依旧可以带着安家继续生活。

暴昭的这个处置看似中允,实则是在尽最大能力保全安家。

如若不然,便该彻查安家还有谁知情。

安家那么多人,那么大的动静安家其他人不可能一点儿风声都不知道。

知道却又不报,那就是知情不报。

朱标对此倒也没多说,只是道:“暴尚书了解刑狱,那就这样处理吧,应天府衙出公文到刑部后,刑部就先把此案具结了吧。”

即便是地方上人犯的处决,都需要把卷宗移交刑部,再由皇帝勾决之后方可执行。

举国关注这么大的案件,更得严格把这个流程走了。

“遵旨!”

这意见是暴昭提出的,他当然没啥可说的的,顾佐在从朱允熥口中知道了后面的一些谋划之后,倒也很快答应了下来。

应天府衙的属吏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出具个一般形式的公文也还会是可以的。

顾佐从宫里回来出去第一时间便寻了个老道的书吏没用半个时辰便弄好了,之后又立马盖了官印派人送到了刑部。

这毕竟都是在御前已经定好的,公文送到刑部暴昭亲自处理后又转送去了内阁。

内阁经票拟通过后,便先于今天其他的奏章率先送到了朱标的御案前。

朱允熥领着顾佐面见了朱标后也没跟着他再走,而是留在了乾清宫。

这几日,他忙着处理安家的事情,就连早朝都缺席了好几次了,也需要静下心来了解一下近些时间朝中的军政大事了。

朱标对太监的防备没有老朱那么严苛,杨永保虽没有大明后期司礼监太监那样的权。

但却也在协助朱标处理日常的一些朝政,朝中有啥军政大事了,朱标会允许杨永保去听,事后还会问杨永保些意见。

哪个太监进宫的第一步都不是留在主子身边伺候的,谁都是从打杂的一步步爬上去的。

这样的人哪个又是愚笨之人。

朱标愿意委以信任,杨永保也会付出回报,每次的意见总会说到点子之上。

对朱标放松对太监的限制朱允熥也不反对,现在的大明是改变了很多,但将来是否还会回到之前的既定规律中谁都不敢保证。

历史上,大明亡国的第一大原因就是文官集团的强盛,其二还有宦官和藩王。

但宦官的存在在任何时期都对文官起到了决定性的制衡作用,这个也就是有的人会说崇祯杀了魏忠贤加速了大明的灭亡。

魏忠贤该杀不假,但他杀了魏忠贤该找的替代魏忠贤压制文官集团却没找,这才导致文官集团一家独大。

那些文官们嘴满口的仁义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