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里求生。会场上一片沉默。
终于,天皇裕仁说道:“我的异乎寻常的决定没有变……”会场顿时响起一片呜咽和啜泣声。天皇下令起草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并将诏书录音,准备在第二天播出。
主战派的一伙少壮侍卫军官得知这一消息,决定举行政变。这天晚上,他们闯入皇宫,四处搜寻,企图劫走天皇广播诏书的录音唱片,阻止向全国广播。警卫部队很快镇压了这次叛『乱』。投降诏书立即在电台播出。主战派头子陆相阿南在他的官邸剖腹『自杀』。
8月28日,美国空军的飞机在东京机场降落。大批的英、美军队开始在日本海岸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
9月2日上午,日本东京湾,晴空万里,碧波无垠。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迎来了一个庄严的时刻。9时许,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尼米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历时15年的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以全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而结束。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46. 联合国制宪会议
——确定战后世界秩序
1945年4月25日,在苏联红军与英美联军在易北河胜利会师的同一天,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大歌剧院如期举行。会议的正式名称是“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这是世界外交史上规模空前的盛会。参加会议的有46个国家的代表团,代表282名,随行人员1726名。大会秘书处工作人员1058人,采访记者2636人。中美苏英四国首席代表为宋子文、斯退丁纽斯、莫洛托夫和艾登。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是中国『政府』代表团的正式成员。法国首席代表是皮杜尔。 会议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4月25日至5月2日,大会进行一般『性』辩论,研究和讨论有关会议的组织工作,作出了下列一些决议:设立由各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和由中、美、苏、英、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四大发起国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斯退丁纽斯任执行委员会和指导委员会『主席』,成立四个分别研究宪章有关部分的专门委员会,一切关于实质『性』问题的决议应以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一切程序事项应以半数票通过,中、英、俄、法、西5种语言为大会正式语言。此外,大会还通过了邀请4个新参加国的决定。在决定是否接纳阿根廷的问题上,美国自恃拥有多数票,强行表决通过,开创了联合国内『操』纵投票的恶劣先例。
第二阶段,5月3日至6月20日,各专门委员会讨论和制定宪章。第一专门委员会负责研究联合国宗旨、原则和组织问题,第四专门委员会研究国际法院和各种法律问题,这两个委员会比较顺利地达成协议。
负责研究大会和托管问题的第二专门委员会出现较大争论。澳大利亚等一些中小国代表主张扩大大会权力,遭到苏联代表的反对。最后达成协议,通过对原则案所规定的大会权力有所扩大的修正案。在托管问题上,对于托管之目的产生争论。中、苏等国主张托管应最终实现独立之目的,英、法、意维护凡尔赛和会制定的委托统治制度,美国态度暧昧。经反复争论,最后达成的协议规定,托管制度的基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