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bjkj66.com在披u艇救起的盟军海军军官中,有一个人无意露出口风说,继hx224船队两天以后还有一个船队将经过这里,这是一条对u艇极具价值的情报。
共有20艘u艇汇集过来,组成一条警戒线来伏击船队。英军官的话应验了:63艘满载贵重战略物资的船向着警戒线驶过来,护航的总共只有12艘舰艇。
战斗十分激烈,四分之三的u艇受到深水炸弹的攻击。其中3艘沉没,2艘受创。然而u艇却击沉了13艘盟军船只(约6万吨),这场战斗证明船队护卫兵力素质太低,一仗打下来,力量均衡遭到破坏,u艇依然居于有利地位。
2月21日,oni66船队亦被发现并遭到猛烈的攻击。在都利尼达德附近的海域,摩亚少校的u124号也攻击了一个船队,前后击沉了4艘(23566吨)。
2月27日,hx227高速船队遭到攻击,被击沉的船舶共计14352吨。sc121船队亦遭殃,丧失了13艘船舶,共计62198吨。如果再加上其他零星的战果,1月份就击沉39艘,共计233128吨,2月份击沉63艘,共计359328吨。
这些战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得归功于海军总司令部暗号课“b”机关。在u艇进行攻击之前,“b”机关总会竭尽全力地去译读盟军船队所使用的密码。
英海军也在截收u艇司令部的无线电波,并竭力要把它们译读出来。这种活动有如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一样有趣。例如,盟军获知u艇所在地以后就会变更船队的航路,这时,侦察到这种无线电波的“b”机会立刻使u艇绕到船队的前方,而盟军在探知u艇的行踪以后,又会很快地变更船队的航线。
德英两国都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都选用最优秀的人才来搞这种复杂而又重要的情报竞争。我们不妨以3月9日的事件为例吧。“b”机关通报说,hx228船队正径直驶向一群u艇的位置,两者之间尚相距几百公里。u艇司令部想:既然盟军会知道u艇的位置,一定也会使船队向偏北方向航行,于是下令u艇向北方移动。然而,船队却按原来的线路笔直地通过了u艇的南方。
我们不太清楚这种斗智的细节,不过,其中的一部分u艇折回来,盯住了hx228船队,击沉了其中的4艘商船以及“哈贝斯特”号驱逐舰,而u艇部队也损失了两艘潜艇,那就是u432号的u444号。
舰艇直对潜航行时,舰长要判断接触信号的方位以及多么快的速度向左或向或移动,然后改变航向以便“截击”潜艇并把舰尾置于潜艇上方。随着护航舰艇的接近、收不到潜艇回波的方位散布面扩大,而且判断潜涎的中心方位总是很不容易的。此外,潜艇可能改变航向的航速。同时,护航舰艇改变航向总是为时太晚,因为使用舵时,舰尾先要在相反方向运动,经过两个舰身长的距离才能跨过舰艇原来的前进航线。这时,接触信号可能已经消失,护航舰艇在最后200码左右(如潜艇下潜深度大,该距离也要随之增大,)
只能进行盲目攻击。当护航舰艇通过估计的德潜艇的位置并投掷深水炸弹时,声纳兵要将声纳向后转,向舰尾后方进行20°扫描,以便重新获得接触信号,深水炸弹的爆炸以及舰艇的高速扰动了海水,以致攻击舰在1分钟左右探测不到任何回波。在这段“死”时间里,一艘幸运或狡猾的潜艇完全能采取规避行动逃走。当距离拉大到1000码时,护航舰艇就要转向,如果声纳装置又重新获得了接触,它还要准备进行另一次攻击。若失掉了接触,护航舰艇就要围绕已知潜艇的最后位置开始盒形搜索,用声纳装置扫描。
使用向舰首两舷各转动15°的舰首发射器时,舰艇在发射时的航向不像用舰尾深水炸弹攻击时那么重要。舰艇的操纵与用舰尾深水炸弹攻击时非常相似,不过速度要低些(紧急反攻时除外)。武器发射的距离大约为300码,然后舰艇立即改变航向,力求保持声纳接触并拉大距离,准备再次攻击。
只要声纳得到的接触信号被辨认为潜艇,这就是紧急反攻击的信号。反攻击是保护被护航船只的最好形式,因为这使德潜艇没有时间进行准备或采取规避行动,并能迫使它仓促进行攻击。而不能命中。
1939年的英国海军条令规定,无论何时,当一艘驱逐舰获得声纳接触时,第二艘装有声纳的舰艇只要能抽出来,就应一道参加跟踪。第一艘舰如果在攻击结束时失掉了接触,便由第二艘舰接着进行攻击。尽管这时第一艘舰的深水炸弹已经爆炸,第二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