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暗涌(二)
初雪已下过了,熙城一夜入冬。翌日,与宴的人依然络绎不绝,比之当年的百乐宴有过之而无不及。太子将与昔日赢得他赋诗一首的琴童双琴和鸣的消息不胫而走,早已在大宴之前便传遍了整个熙城。
岑越,岑尧与道士也在来宾之中,岑尧得知双琴和鸣的消息时,妒火又死灰复燃,这股怒意尘封已久却从未忘却。他深知皇上也是熟知音律之人,通过岑鄯之口,也能听闻一些这些年太子夜会琴友的风声,他仍记得当年百乐宴时,尚且年幼的太子无视自己得意之徒的演奏,反被那无名小章夺去风头:他仍记得那童子的琴音,稚嫩却蕴藏着一股未知的力量,似妖似仙。他仍记得那日自己若是不将目光从他身上移开片刻,让思绪被其他事打断,他也会如其他人一样如坠魔障。他不一般。他到底是什么人?
道士与岑尧形影不离,进入宴厅。宾客入座,满堂喜庆。众人看着古稀的皇帝,见他已显龙钟之态,面露慈容。看着已是束发之年的太子,风度翩翩,不可一世。致礼之后,太子与他携手至众宾之前,一人抱雀羽琴,一人抱雷氏琴。
看着他们双双入座,人声均息,琴音方起。
两人十指纤长,一声琴音如裂帛,而后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宾客们都纷纷坐起了身子,心中思绪昂扬,仿佛皆为将士,军心雄起。
一曲琴音悠悠,雀羽琴嘤嘤戚戚,岑氏琴如泣如诉,太子与他时而睨目抚琴,时而相视浅笑。
曲毕,古稀的皇上已老泪纵横,岑鄯也掩袖抹泪,众人皆询问琴曲之名,太子答曰:“曲名一心。”
厅堂侧席的岑尧也有些动情,但他身边的道士对他耳语:“岑先生,此为妖邪的魅惑之术,小心被夺了心智。“
岑尧回过神来,轻轻甩头,像是要将萦绕耳畔的余音挥去。
“多谢先生提醒。”他低声道,“听说这妖魅极少日间现身,现在自投罗网,先生准备何时动手?“
道士的手从方才起一直摩挲着腰间的环佩,听闻此话,他才将手伸入衣袖,摸出那张曾交予岑越的纸符,对它微微吹气。一缕细如发丝的黑烟从中生出,朝太子两人飘去,“我已锁定了它的气息。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我自有计谋。请岑先生放心。”
————————————————
第十一节 惊弦
大宴十日后,各坊人士还沉醉在双琴和鸣的余音中,噩耗却传来:皇帝驾崩,
皇都上下大乱,刚束发的太子被突如其来的失亲之痛打入深渊,又因顿时国事缠身,焦头烂额,应接不暇。宫中忠臣极力辅佐,依然杯水车薪。有人忧心忡忡,有人惶恐不安。岑越也被这不测风云惊得心神不宁,他忙找到叔父岑尧,岑尧便带着他一同去往道士所在。
“熙城之中千妖伏聚,你们可曾想过这是为何?因为此地灵气繁盛,是珍宝之地,两位先生,你们能来找我,真是慧眼识人,我早已看出那老皇帝命不久矣,那小太子才刚束发,嫩得很。你们可愿意辅佐我先除异己再立新朝?“
岑尧和岑越连连点头。
道士掏出纸符,将它折成人形,让它立于掌心。
“太子初次夜游归来后,我曾让你用它去收一口他的人气,你可还记得?“道士看着岑越。
岑越点头。
“这些年,我已将它炼成第二个太子。那妖只是一县琴,它会将此符认作太子。“
道士又转而看向岑尧:“我会用它将那琴妖擒来。接下来的事,有劳你们斫琴的音律世家,将太子的岑氏琴带来,助我将它变成伏妖最锋利的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