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色记忆之三部曲 > 第5章 第二部之抗战荣耀

第5章 第二部之抗战荣耀

我们的小鸽子飞回来啦!省立济南女子师范学校的,高材生,高,个头真该长高,哈哈。毕业了还是回家玩来啦,呵呵呵……”

“是啊,爹,您又取笑我。毕业啦!我来喂。咕咕咕……”于芷兰抢过五爷手里的鸽子粮食。

五爷把长水叫到一边,“你去看看许老大,没事的话可以走啦。”正在这时,有人来报,“五爷村西来了两人,骑着马,打听五爷,正去香堂。”还没等说话,又有人来,“五爷村东北大道上,来了一辆马车,车上一男一女,是外乡人,讲的是京腔京韵的南蛮子话,从恩县一路打听着五爷而来。”

“呀哈,今儿可真热闹啦!还一路打听,这恩县还有不知道五爷的堂口的。走!看看去。”

“爹,我也去。”芷兰把粮食可着满院子一撒。

“你去干什么?先回家见见你娘去。”打小惯起来的女孩子,这会儿又怎么会乖巧听话?

香堂在于宅前院,五间正房,三明两暗,迎门墙上高悬金字匾额:义气千秋。下有五幅条屏,上书家礼的五项主张。第一幅,敬,天地君亲师;第二幅,学,仁义礼智信;第三幅,吃,金木水火土;第四幅,怕,生老病死苦;第五幅,求,四季平安福。条屏下是长山条几,上面供奉着翁岩、钱坚、潘清三位祖师的牌位。紧靠着是一张八仙桌,左右两把黄花梨木太师椅。平时于五爷就在东首上坐着处理大小事务。于化龙没进院,村西来的两位就到了。来人都是土布衣裳,农村打扮,可英气勃勃,一个领头的二十多岁,一个跟随的不到二十,腰里都别着短枪,正是李瑞和警卫员小郑。李瑞把马缰绳递给小郑,冲着一行人抱拳:“敢问哪位是于化龙于五爷?”

五爷应答:“我就是于化龙。这位小兄弟是哪路朋友?”

李瑞见答话的人着白绸衫,身量不高,体态稍胖,红脸,前额饱满宽大,头顶的黑发稀疏,一双眼睛特别,瞳孔炯炯放光,外面似有一圈浅浅的黄色的眼砂。

“五爷您好。我是刚刚到任的共产党的县委书记李瑞。来接我们的韩部长。也特地向您登门致谢!”

“李兄弟。幸会幸会。香堂说话。”

两人一东一西落座,五爷说,“我这里只有许老大许杰,没有什么韩部长啊?”

“许杰是两个人吗?另一个身材魁伟?”

“不错。我以为是许老大的护兵。看来怠慢了。长水,快请。”

许、韩还没到,香堂外面有人进来报,“五爷,村东坐马车的一男一女的外乡人来到了啦!”于化龙吩咐,“也请!”

香堂外面进来两个青年,英俊男子西服革履,一身团正气。另一位时尚佳丽穿长裙,婷婷玉立,长发束后,玲珑清纯的面容,眼睛里从容优雅的神态,就像是从空中落下的鸽子。

五爷坐在太师椅上不动,问道,“请问老大贵姓啊?”

青年答道:“在家我姓本姓,出门兄弟我姓潘。”

五爷问:“兄弟从哪里来,在哪个码头发财啊?”

青年摘下礼帽,翻着托在手上,像是水上的一艘航船,朗声答道:“今日香堂我来赶,安清不分近与远。”

五爷问:“那么说二位是我们家礼的人啦!可有海底(入教后的凭证)呈上来啊?”

青年答道:“在下不是帮中人。是这个人让我来这里,这么回答的。”说着,那佳丽递上一张写在红纸上的名帖——

山东临沂县兰陵镇 王 大 同 敬拜

五爷看毕哈哈大笑:“原来是贵客来啦!上百的人马寻找不到,你们自己找到家来啦!你是瑾儿,快快,芷兰帮他们卸行李。”

原来青帮头领个个都是打架斗殴的白相人,多少都有冤债,从不透露自己家乡何处,唯对故人例外,因为彼此知根知底。

这时韩、许也进来,恰巧看到这一切,见人家来了贵客,忙告辞。

于五爷说道:“今天谁也不用走,吩咐厨房设宴,摆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