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色记忆之三部曲 > 第6章 第二部(5—6)

第6章 第二部(5—6)

餐厅在中院东厢房,三间通间,里面是比八仙桌稍大的方桌,一桌子十二个人富富有余。五爷中间坐定,问瑾儿:“这位少年英雄,他是……?”

欧阳瑾儿说:“这位是汪韶华,我们也是三天前才认识的。他是王大同先生派来护送我的。在禹城见到有人接应,只是怕有诈,还是自己来啦!”

“好。谨慎为好。汪兄弟,我师兄王大同造册的弟子也有三万,为什么单单派你来这,他可说明白了?”于五爷问韶华。

“先生说了,就因为我姓汪,长得像一个人。而且要我拜您为师,来了就不用回上海了。”

五爷站起来,一双鸽目上下打量,但见汪韶华短发,浓眉凤目,面庞清瞿,稍微有点招风耳,下巴倔强的上扬,眼睛里流露出不屈的神情。“嗯,像!像极了一个人。汪兄弟家乡在哪儿?”

“浙江诸暨檀溪乡泉畈村。”

“可知道汪寿华。当年他和共产党的伍豪领导十万工人三举红旗,血溅上海滩。”

“那正是家兄,我的同胞哥哥。”

英雄不死,举座皆惊。欧阳瑾儿也惊住啦!同行三日,不识英雄之弟。

自古英雄出少年,当年汪寿华任中共上海区委常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总工会代理委员长,先后参与指挥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起义胜利后,当选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可惜,二十六岁被杜月笙杀害。李瑞没想到眼前这位青年竟是鼎鼎大名汪寿华的亲弟。

可又有谁又会知道,汪韶华地下党员的身份呢?

于五爷拍手叫好:“真是英雄不死!奥——明白了。这个老谋深算的狸大仙……”

汪韶华说:“王大同先生还托我们带来两坛美酒。”

“快快,取来大家共饮。……兰陵家酿,好。亏得我这个大师兄,还记着我当年的喜好。”

李瑞说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说的真好,就是写给今天两位的啦!”

一首李白的《客中行》字正腔圆一字不差,而且用的恰到好处。欧阳瑾儿这才注意到这个穿粗布衣裳、俊朗的年轻人。

酒宴摆上,于五爷问欧阳瑾儿:“不知道瑾儿,何故离家避难啊?”

瑾儿眼圈一红说:“一言难尽。”接着就说出一段令人心痛不已的故事来。原来江西泰和县欧阳家是赛鸽世家,三代传承。在当时中国信鸽界可谓名震天下。欧阳祖经早年留学日本与鸽结缘,算是第一代。其子欧阳石,中学时期就痴爱信鸽,他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园艺系,最终成为一代宗师——中国近代信鸽训养的开山鼻祖。大师全身心投入,以生物学知识指导饲养管理,对信鸽用于军事通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科学研究,开创了战场双向归巢、夜间放飞的方法和制度。在家乡创建信鸽场,源源不断的向抗战前线输送了信鸽和饲养士兵,当时部队序列混乱,电报密码不统一,在各部协同作战上起了很大作用。去年日军进占江西,逼近泰和县。为避免被日军占领后利用,欧阳石毅然将信鸽停水停食数天,含泪一次性毒杀了种鸽千羽,仅仅带不到百羽辗转逃至陪都重庆。为了拯救军鸽种源,无暇顾及家人安危,其子欧阳玮、其女欧阳瑾流落上海。后来,欧阳玮赴南昌读书,加入地下党,曾经利用信鸽冒死为地下党传递情报。为避免日特追踪,受朋友所托,上海青帮大佬王大同,这才把欧阳瑾儿送到北方鸽城恩县,让自己的同门师弟于化龙庇佑。

于五爷是爱鸽之人,当听到欧阳石毒杀自己的爱鸽时,以手加额,很是惋惜,又对大师的家国情怀崇敬不已。对瑾儿更加看重起来,“原来是大师之女,我也是同道中人啊!”

酒席摆上来,岗子刘驴肉、烤仙丹、锅烧鸭、煎转鲫鱼、五香烧鸡、麽茄,应有尽有,好丰盛。芷兰姑娘还给大家端上几盘投洗好的桑椹。捡了一盘最紫红、最成熟的,放在汪韶华面前,柔声说:“韶华哥,可好吃了,你们南方没有吧?”

韶华点头欠起身子来说:“谢谢芷兰小姐。江浙一带也是有的。不过,不过就是不如这里的甜!”

于长水说:“芷兰妹子,俺的怎么就这么青,也不甜啊。你可不能太偏,偏偏心眼儿啊。”芷兰羞红了脸。长水又说,“妹子,你看这个,关公烧饼,放在脸边比,比一比……”大家笑在脸上,心里透亮。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大家正在说笑、饮酒,外面有人进来报告,“五爷,齐营的齐团长带人朝于庄来了。”

五爷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