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日月并明 > 第一章 乔装出城

第一章 乔装出城

趟北京,自然是要亲自前去拜见的。”

女轿夫在肚里发笑,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魏忠贤这么个吃喝嫖赌的混混有朝一日成了权倾朝野的九千岁,竟连他先前时常往来的佛僧都成了京城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许显纯仍是笑眯眯的,口气依然很热络,“可我瞧您穿了双尖足高底鞋,想来是缠了足了,如此可还走得动路么?”

吴夫人回道,“妾缠的是‘漏脚’,只是鞋跟高了一些,寻常走路活动并不妨事。”

缠足是大明女子的身份象征之一,大明立国时,明太祖将与其对抗的旧部编为丐户,并下令规定“丐户男不许读书,女不许裹足”,将缠足与读书相提并论,使其成为了财富与地位的标志。

到了天启朝,缠足之习在豪门贵妇、大家闺秀之间已是蔚然成风。

寒门小户的妇女需要整日劳作,没有裹脚的条件,而富裕人家的女儿不用为生计奔波,举步行走皆有人携扶,故而往往爱用缠足来显示自己生活优渥、家教良好。

而所谓的“漏脚”,即指只缠脚趾,不绑脚跟,贫户女子嫁入高门之后,往往会用这种方法来弥补幼时未能缠足的遗憾。

毕竟对于大明女子而言,地位越高,裹脚时缠的层数就越多,越是缠个八层、十层的,就越是能显示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体面。

不过在女轿夫看来,大明女子的缠足标准远没有大清时那样病态,到底还没有达到“凡是女子,便人人须得断骨折足”的地步。

这时节在女子中所流行的“小脚鞋”、“尖足鞋”、“三寸金莲鞋”,也只是空占一个名头,鞋中的脚掌脚趾比例相当正常,穿起来其实跟现代的高跟鞋差不多。

这种女鞋的实际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将女子的脚跟部抬高,脚背上弓,缩短了脚底的距离,使得一双玉足越发显得小而瘦,能将大者变小,小者更小,另一方面则是加高了女子的身材,走起路来愈发得婷婷玉立,弱柳扶风。

因此吴夫人跟风缠的“漏脚”,大约也就跟现代女明星为了凸显身材而咬着牙穿“恨天高”是一个道理。

想起现代的高跟鞋,女轿夫不由轻轻一叹。

这一声喟叹似有若无地散到早夏风中,霎时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许显纯却心有感应一般地侧过头来,朝着那声叹息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就在这时,女轿夫的心中忽然涌现出一股不祥的预感。

许显纯乃明世宗第五女嘉善公主朱素嫃,与驸马许从诚之孙。

大明为防外戚干政,在立朝之初就有规定,凡是公主招选驸马,都必须从平民家庭或者低级官吏家庭当中选取,而子弟被选中为驸马的人家,其近亲中人就不得在朝为官,即便是已经做着官的也要退休回家,不得再参与政事。

再加上大明禁止宗亲联姻,公主们便既不能上嫁,也不能平嫁,只能下嫁,其丈夫们不再是宗亲贵胄、王侯将相,而大多是白丁布衣、一介草民。

为补偿公主们在婚事上所受的委屈,在公主出嫁时,大明皇室不但会赏赐大量庄田,每年还会拨发千石禄米,并为公主们兴建各自专属的公主府,倘或公主受宠,私下陪嫁的金银珠宝、珍稀古玩更是不计其数。

明世宗生前最是崇奉道教,一生提倡斋戒,宠信道士方术,迷信丹药,为了迎合皇帝的爱好,明世宗的后妃们也纷纷信奉起道教,嘉善公主朱素嫃的生母张德妃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张德妃有幸一跃从宫女被晋封为德妃,就是因她与其女嘉善公主朱素嫃多次陪同沉迷于斋醮的明世宗斋戒,这才获得皇帝的青眼。

且明世宗膝下虽有五女,但其中三位公主在出嫁前就不幸夭折了,最终平安活到成年的,只有宁安公主朱禄媜与嘉善公主朱素嫃这两个女儿。

依此推论,嘉善公主朱素嫃出嫁时,必定被明世宗爱护得如珠似宝,陪嫁不可能不丰厚。

那自小长于公主府中的许显纯,怎么会不知道尖足高底鞋的作用呢?

许显纯接着有一搭没一搭得与吴夫人聊天,“原来现下南方那边时兴缠‘漏脚’么?”

吴夫人微笑道,“南方时兴的也是‘三寸金莲’,不过只要心地虔诚,无论缠成什么样儿,都不妨碍进香礼佛。”

女轿夫听见自己身后逐渐传来窸窸窣窣的议论声,急着出城的人耐不住这长队,正纷纷伸长了脖子往前头打量。

许显纯似是对那一溜长队的不满毫无察觉,接着便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