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
但前面的信息已经足够,不影响推理,前后一联系,郑夺就全明白了。
郑夺在短发女的“记忆”里“见”眼前这个二十六七岁的男人,也在这个男人的“记忆”里“看见”了短发女。
他们几个月前就认识,这个男人秘密包养那位技校的短发女生。虽然他给她安排情书以及后面的打群架任务这段,已经读取不到,但根据前后脚这两次事件的关联,并不难推测。
短发女生并不知道这个包养自己的男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反正拿钱办事就行了,写个情书、煽动一场学生斗殴而已,能出什么大事?自己又不会有什么责任。单纯的她就是这么认为的。
无论情书表白与否,后面的群架都一定会打。
一帮子学生仔下手不知轻重,如果真的失手打死了郑夺,那么任务就完成了。
只要把持住短发女,让她绝口不提是包养男指使她写情书的,这案子就到此为止。
警方会定性为简单的青少年冲动行为。
而短发女自己并不会有事,写情书和找人哭诉又不犯法。
假如没打死,那也一定会打伤、打残,毕竟那么多人一起下手呢!
那其实更好。
最大的可能,是为了转移注意力,用一个虚假的恩怨,来隐藏真正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