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龙以前设计的印刷机,在众匠师一番改良下,已被制作出来。
比赵九龙设计时还要好,只需排好印板,上好墨,印下就能成章。
最适合宋蕾这种不喜欢写字的人,所以她最激动。
“这东西万不可外传,它以后是我大宋的神器。明日,抬进宫给皇上娘娘他们看看。”
大家还在摸索打印机,一个下人跑来:
“小姐,九爷回来了。”
……
赵九龙终于赶到。
皇宫仍很冷清,赵构并未新招宫女太监。只在民间收回一些以前的旧宫人。
现在的宫中的宫女太监,仅有三百几十人,远不如禁军多。
“儿臣叩见父皇母后。”
赵九龙很不习惯,自从拜赵宣和为义父后,每次进宫,都得给他们拜礼。
碰到孔梦惜,还得叫对方母妃。
两人倒是很享受,郑氏将赵九龙扶起。
“金国已派使者来,你母妃她们正在那边受苦,你一定要将她们尽早救回来啊!”
“母后放心,这次是个好机会,我一定将她们救回。”
大殿,仅招来三个大臣,张邦昌几个算大臣的人,正在京外忙事。
赵宣和很看好这次换俘,只是说的话,赵九龙听得很惊讶:
“他们答应,按他们的换法,每换回五个同份量的人,他们就白送一个。朕算过……”
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这些营销手段,换五个同等级的人,就白送一个同等级的。
赵宣和就和后世的老头差不多,就看到对方这点芝麻,就准备丢掉西瓜。
虞允文不愧是名臣,他很清醒。
“我们换回六位公主,就得五千金俘,算起来,每位公主要八百多俘兵,和我们以前提的五百,差距太大。”
金国的算盘打得太响,那些女官也算在普通妃嫔里面。
换五百的普通妃嫔,他们就不白送了。
如此精打细算,赵九龙很好奇:
“他们派的使者是谁?”
“正使叫完颜宗干,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子。此人很得完颜晟重用,任国论勃极烈。”
“副使有四人,其中一个叫宇文虚中,原是我大宋官员,投降后得到重用,现任礼部尚书……”
皇子大臣全都有,如此高的规格,赵九龙反而松了口气。
“他们派这些人来,说明金国很重视这次换俘,我们万不可急躁,明日我去见见他们。”
赵九龙回来,比在外面更忙,虞允文说起一事:
“下个月就科考,此次只考京试,如何出题?大家争议颇大。”
以前要考三次试,最后还要参加殿试,决定出最终的状元。
这次只考一次,大家都没经验,一直在争论此事。
赵九龙本不想管这些事,现在印刷机被弄出来,他想到一些东西。
“这样吧,我出些题,不一定要用我那些题,你们看看那样的题型如何。”
赵宣和有点不放心,他知道,赵九龙连论语也背不了几句:
“你会出什么题?”
赵九龙笑道:
“反正大家还在商量,不妨参考一下。”
第二天早朝,徐蕾也来到大殿,将她们让人研制的印刷机也带来。
“王爷,这是何物?”
这印刷机,除那些匠师外,徐蕾的功劳最大。
赵九龙设计后,再没时间管。
一直是徐蕾在支持众匠师,才有今日的成功。赵九龙让她自己来给大家演示。
“这叫印刷机,是赵大哥设计的。和我们以前知道的印板不一样,它更方便。”
“印刷机?”大家只知道现在用的印板,从未听说过印刷机。
许多人暗自鄙视,只看这么大一台机械,就不相信它比印板更方便。
一耿直的中年文官说:
“印板更轻便,何必弄得如此复杂?”
徐蕾懒得解释,示意谢燕两个丫鬟准备好。
大家见她摇动扳手,下面的印板自动印下。比手动更好,刚好印在纸张上。
东西还未看到,已纷纷大赞起来:
“的确要比单一的印板方便得多,这东西多数是木材制成,成本并不高,完全能代替印板。”
徐蕾将她印的第一张纸,递给赵宣合。赵宣合一见,呆住。
众官员看得心痒痒:
“皇上,印得如何?”
“好好,这样的题型,简直